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2600字。琼湖书院2009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卷
  语    文
  本试题卷共5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14×3﹦4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C   )
  A.凡我编辑(jí)的期刊,大概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liáo)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订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B.近半年过去了,在5•12地震中遭受了巨大创(chuànɡ)伤的北川人民,已经从废墟(xū)中站立起来,用他们的行动向世人证明:英雄的四川人民是压不垮的。
  C.有时候,他背诵到酣(hān)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bǐnɡ)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D.她们嘈(cáo)杂起来,有的在公共自来水龙头边舀水,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执拗(ào)地粘在头发里的棉絮,吆喝着从人们身边擦过。
  C(寥―liáo, 创―chuānɡ,拗―ni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口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
  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C.2008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入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
  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A﹙B.颂—诵,C涨—胀,D堰—偃﹚
  3.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
  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
  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
  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
  4.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赶在午夜前回到了家,此时的山村早已在     的月色中睡着了。
  ②屈原形容枯槁,神情悲怆,他      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挚爱的人民。
  ③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       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渺茫   留恋    只要就            B.微茫  流连    只有才
  C.渺茫   流连  只有才            D.微茫  留恋    只要就
  B(渺茫:①因遥远而模糊不清;②因无把握而难以预测。微茫:隐约,不清晰。流连:也作“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例:流连往返。偏重于行为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例:留恋故土。偏重于心理上的感觉。   只有……才,表必要条件关系;只要……就,表充分条件关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不能总是把目光盯在比赛成绩上,因为有些时候体育成绩的好坏是取决于某些裁判的判决的。
  B.发生在汶川的强烈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那些天,我市社会各界、企业、单位和个人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奉献爱心。
  C.据分析,目前肠胃性感冒发病率猛增主要是由于外出游玩劳累、饮食不注意和秋季天气温差较大所致。
  D.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野生动物园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
  A( B项“社会各界”和“企业”“单位”“个人”不是并列关系。C项“由于……所致”杂糅。D项“至少”不能和“以上”搭配。)
  6.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要不要改革开放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能够见仁见智,达成共识,说明我们这个集体是非常团结的。
  B. 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工作中少犯了许多错误。
  C.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接上显得静悄悄的。
  D.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D.见仁见智:指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耳提面命:形容教诲恳切,要求严格。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孚众望:不符合众人的期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小题。(每小题3分)
  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
  基因污染是环保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人类的预警意识,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基因污染是唯一一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
  现在已推广的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去的认识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为了争夺市场,各生物工程
  公司过早的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来不及充分考虑和进行对人体、特别是对环境长期影响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则寄希望于转基因食物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粮荒问题。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企图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
  自从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这些“作品”已经不只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散播在几千万公顷的
  土地上,那就是基因工程农业作物。的确,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它们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