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090字。
  厦门双十中学2009届高三热身考试题
  语文
  (本试卷分六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
  (1)                ,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离骚》)
  (2)去来江口守空船,             。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3)秦爱纷奢,              。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画网巾先生传
  (清)戴名世
  先生者,其姓名爵里皆不可得而知者也。携仆二人,皆仍明时衣冠,匿迹于邵武、光泽山寺中。事颇闻于外,而光泽守将吴镇使人掩捕之,逮送邵武守将池凤阳。凤阳皆去其网巾①,留于军中,戒部卒谨守之。先生既失网巾,盥栉毕,谓二仆曰:“衣冠者,历代各有定制,至网巾则我太祖高皇帝创为之也。今吾曹国破即死,讵可忘祖制乎!汝曹取笔墨来,为我画网巾额上。”于是二仆为先生画网巾,画已,乃加冠,二仆亦互相画也,日以为常。军中皆哗笑之,而先生无姓名,人皆呼之曰画网巾云。
  岁庚寅②夏,四营兵③溃于邵武之禾坪,池凤阳诡称先生为阵俘,献之提督杨名高。名高军至泰宁,从槛车中出先生,谓之曰:“若及今降我,犹可以免死。”先生曰:“吾旧识王之纲,当就彼决之。”王之纲者,福建总兵,破四营有功者也。名高喜,使往之刚所。之纲曰:“吾固不识若也。”先生曰:“吾亦不识若也,今特就若死耳。”之纲穷诘其名,先生曰:“吾忠未能报国,留姓名则辱国;智未能保家,留姓名则辱家;危不即致身,留姓名则辱身。军中呼我为画网巾,即以此为吾姓名可矣。”之纲曰:“天下事已大定,吾本明朝总兵,徒以识时变,知天命,至今日不失富贵。若一匹夫,倔强死,何益?且夫改制易服,自前世已然。”因指其发而诟之曰:“此种种④者不肯去,何也?”先生曰:“吾于网巾且不忍去,况发耶!”之纲怒,命卒先斩其二仆。群卒前捽之,二仆瞋目叱曰:“吾二人岂惜死者!顾死亦有礼,当一辞吾主人而死耳。”于是向先生拜,且辞曰:“奴等得事扫除泉下也!”乃欣然受刃。之纲复谓先生曰:“若岂有所负耶?义死虽亦佳,何执之坚也。”先生曰:“吾何负?负吾君耳。一筹莫效而束手就擒,与婢妾何异,又以此易节烈名,吾笑乎古今之循例而负义者,故耻不自述也。”遂被戮于泰宁之杉津。泰宁诸生谢韩葬其骸于郊外杉窝山,题曰:“画网巾先生之墓”,而岁时上冢致祭不缀。
  [注]①网巾:以丝结网为巾,用以裹发,始于明代。②庚寅:顺治七年(1650)。③四营兵:清初,活动在江西、福建一带明军的余部。④种种:头发短的样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凤阳皆去其网巾   去:离开          B.之纲穷诘其名     穷:穷究
  C.且夫改制易服     易:改变          D.因指其发而诟之   诟:诟骂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画网巾”先生被逮捕后,让仆人在自己额上画网巾,表示不忘明朝祖制,说明“画网巾”先生心系故国。
  B.面对旧识王之纲的威逼,“画网巾”先生效忠明王朝的决心始终不动摇,表现了他的铮铮铁骨。
  C.文中写“画网巾”先生二仆“欣然受刃”和明降将王之纲的言行,意在衬托“画网巾”先生的形象。
  D.作者叙述了一个“其姓名爵里皆不得而知”的明朝遗民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画网巾”先生的赞叹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本明朝总兵,徒以识时变,知天命,至今日不失富贵。(5分)
  译:                                                                                
  (2)吾笑乎古今之循例而负义者,故耻不自述也。(4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泊 歙 浦
  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1)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3分)
  答:                                                                                   
  
  (2)请结合全诗,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抄检大观园时,当凤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检到探春处,她挺身护丫头,不许搜她们的东西,痛斥抄检是“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顶撞了凤姐,并打了“乘势作脸”的王善保家一记耳光。(《红楼梦》)
  B.因双桥镇失陷,吴荪甫为缓解公司危机,只好筹集资金投资公债。在交易所里,赵伯韬操纵管理机构为难吴荪甫,吴荪甫寄希望于杜竹斋,关键时刻,杜竹斋见利忘义,临时变卦,致使吴荪甫彻底破产。(《子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