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小题,约7820字。
  2009年安徽师范大学《学语文》中考专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 生 注 意
  本试卷满分150分,卷面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新华字典》。
  一、语言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在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②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
  ③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④                        ,阴阳割昏晓。         ( 杜甫《望岳》)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  (  李商隐《无题》)
  ⑥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默写辛弃疾的《破陈子》。
  ,             。            ,             .              。
  ,             。            ,             .              。
  2、下面是一个犹太孩子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里写的诗,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3岁。请你读一读,完成(1)—(4)题。(13分)
  沉沉的轮子碾过我们的前额/把它深深地埋入我们的记忆深处。
  我们遭受的己经太多/在哀恸和羞rǔ① (A.结合 B.凝合)的此处/需要一个肓人的标记/以给未来我们自己的孩子/一个证明。
  等待了第四个年头/像是站在一个沼泽地的上方/任何一刻,那里都有可能 ②  (A.喷涌 B.喷洒)出泉水。
  同时,河流奔向/另一个方向,另一个方向/不让你死,也不让你活。
  炮弹没有呼xiào,枪声没有响起/在这里,你也没有看到鲜血 ③ (A.迸溅 B.流淌)/。没有这些,只有默默的饥饿。
  ……
  沉沉的轮子碾过我的前额/把它深深地埋入我们的记忆深处。
  (1)给加点的字注意,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碾过(    )  沼泽(    )  羞rǔ(    )  呼xiào(    )
  (2加“•”的“恸”字,查字典应查      部首,它在诗中的含义是          。(2分)
  (3)根据诗意,从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依次填在横线上,(只填字母)。(3分)
  ①             ②             ③             
  (4)本诗要表达一种什么思想?诗的开头和结尾完全重复有什么作用?(4分)
  3、阅读下面的文段后答题(1)—(4)题。(12分)
  学校大力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小明作为九(2)班校报小记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得到了如下资料:
  材料(一)学校档案管理员:现在学校开的校运会,10年前的纪录一直没人能破。
  材料(二)校医:近年来,不少同学的身高、体重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戴眼镜的越来越多,土豆型的胖子也越来越多,豆芽型的细高个越来越多,有些学生连两个小时的爬山活动也坚持不了。
  材料(三)某体育教师:中考考什么,学校就开什么课,毕业年级体育课干脆“放羊”。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取消了一些存在危险性的运动器械和项目。
  材料(四)某家长:体育不好有什么关系!只要文化课考好就行了。升学竞争这么激烈,不允许在体育上耽误时间啊。
  材料(五)某同学:我很喜欢运动,但作业太多,周末还要参加辅导班,还要拉二胡,实在是分身乏术啊。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分)
  (2)通过分析材料(三)、(四)、(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3)班里的张培同学向来不重视体育锻炼,100米等多个项目的考试从未及格,此次运动会上,却夺得800米中长跑冠军。请你写一则简短的广播稿,对他进行表扬。(80字以内)(4分)
  (4)下周一你们班里的体育锻炼如何安排?请拟写出一个简要的活动计划,要包括活动时间、活动项目、人员分组等内容。(4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上帝糊涂 (18分)
  姜钦峰
  百岁老人周有光时常戏言:“上帝糊涂,把我忘了。”谈笑间,透出几分孩童般的调皮,更有参透生死之后的淡定从容。20世纪50年代,周有光主持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由此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语言学大师竟是半路出家,前半生都在是在从事经济工作,直到50岁才正式改行。在此之前,语言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周有光早年在大学学习经济学,毕业后在银行任职。1947年,他被派到美国工作时,有幸见到了爱因斯坦。交谈之中,爱因斯坦说道:“一个人到60岁为止,工作时间只有13年,除去吃饭睡觉,业余时间仍有17年,能不能成功,就看你如何利用业余时间。”这句话对周有光触动极大,影响了他一生。
  新中国成立后,周有光怀着满腔热情投奔到祖国,在复旦大学任经济学教授,并身兼数职。无论工作多繁忙,他都挤出业余时间,潜心研究语言学,终于功成名就、著作等身。退休后的周有光并未赋闲,依然热切关注着世界,勤奋写作。在百岁高龄时,他又出版了新书《百岁新稿》。他在自序中写道:“希望这不是自己的最后一本书。”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这是他百年人生的写照。
  死亡,无疑是个沉重的话题。笑谈生死,是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不仅需要足够的勇气,恐怕更需要充足的底气。周有光在有生之年,攒下了足够的资本,所以才敢拿上帝开玩笑:此生没有虚度,你奈我何?就像一部电影,当你把最精彩的故事献给观众之后,还会为影片的结束而忧伤吗?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度过。出生与死亡都是自然现象,这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