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10个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2、通过联想与想象体会本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 
  感悟并学习文中情景交融的手法。
  三.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工具:
  课前把课文内容制成幻灯片、音乐等多媒体。
  五.教学设想:
  1、本教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突出对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以“情景教学”作为指导的思想,通过善设、再现诗的意境来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把课堂延伸至课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反复朗诵,体现了诗词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音乐烘托法、flash朗读法等。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4、教会学生运用意境表达感情的手法是难点,通过反复品味诗歌和诗歌中的意境来感悟和学习意境表达感情的手法。
  5、本课安排一课时完成:
  六.教学过程:(二课时) 
  (一)导入: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
  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过这首歌吗?谁能告诉我这首歌中描写的是什么节日?
  生:中秋节。
  师:回答的很对,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同学们,你们家过中秋节吗?是怎么过的?你最喜欢的细节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过中秋的。
  设计意图:首先用歌曲为学生创设情境将注意力引入课堂,其次,提问可以使学生回忆起自己快乐的细节,从而对学习这首词产生热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