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32道题,约7480个字。
  湖北省荆门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默写:(5分)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③___________________,独钓寒江雪。
  ④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出师表》中写尽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3.请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思方式,另选一种家电,写一段讽喻人类的文字。(3分)
  示例: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人的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常识填空。(2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的开篇词,其作者是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57分)
  (一)品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然后答题。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阅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6-10题。(11分,除10题3分外,其他均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空乏其身_________________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便扶向路,处处志之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D.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10.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一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