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30字。
  从动漫中看到的世界

  一 .研究目的
  动漫做为一种新文化势力,已不再只是儿童的专利.它是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的表达.基于这一神圣的内涵,我们小组对动漫做了一番研究.希望我们的研究能让大家对动漫有更加深刻,更加正确的认识.
  二 .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
  2.上网查阅资料
  3.向有关部门咨询
  三. 研究成果
  1.分析如今中国动漫现况
  当前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已处在一个有心乏力的尴尬境地.
  据统计,2004年,在全国播出时长前15名的动画片中,“日本制造”为48599分钟,占总量的近七成;中国国产为18556分钟,占总量的四分之一强。这还是在国家政策倾斜之下的非完全市场竞争的结果。事实上,当年全国动画节目全部产量仅为23800分钟。即便不管质量如何全部上映,和28万分钟的潜在需求相比仍然差距太远。央视动画技术部作为国内该行业的龙头老大,月生产能力也只有区区3个多小时。资格更老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年制作的动画节目时长也只有3000分钟。 
  在很长一段时间,17:00—20:00之间基本是国外动画片的天下,叮当、柯南、奥特曼、变形金刚已经与青少年朋友形影不离。根据卡通杂志《漫动作》的最新统计: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境外,本土的只有孙悟空;近几年来,我国国产动画片年产量仅为日本的1%,人均拥有0.0012秒。而中国动漫网调查统计,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明显落后于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步伐。
  电视市场的国产动画片比例一度只有10%左右;音像市场里的洋卡通占到80%以上;印刷市场里,热销的卡通读物大多是舶来品或其翻版;文具、玩具、儿童服装等衍生产品市场,以及漫画书吧、卡通吧、电玩及娱乐网络市场,到处都是日美品牌的踪迹。 
  被称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动漫在中国似乎“动”得并不带劲儿。有研究者指出,“当前中国动画业的发展已处在一个有心乏力的尴尬境地,而这种供需失衡的僵局不打破,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壮大只能是流于空谈”。 
  2.对比日.美.中动漫发展状况
  中国动画始于1926年“万氏兄弟”拍摄的第一部无声动画短片《大闹画室》。到1936年,他们撰文高度赞扬美、苏、德等国的动画作品,并提出了中国动画的创作发展方向:“在中国电影界中,应该以中国的传统和故事为基础创作动画片,要符合我们的理智和幽默感,还要有教育意义。”他们提倡创作中国式幽默的动画片,寓教于乐,反对单纯意义上的                      
  娱乐片。以此为始,万氏兄弟开创了中国动画理论的先河,并
  使中国动画片从40年代起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举在亚洲取得了领先地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