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50字。
全国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师教学能力竞赛选拔赛参赛
山居秋暝
执教人:陕西延安中学 刘琛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培养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意蕴特点。
(2) 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把握蕴涵在诗歌里面的情感。
(2) 重诵读,多推敲,体味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 举一反三,加强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唐诗世界,接受美的熏陶,感受陶渊明、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所具有的高洁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品意境,知情感。
(2)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及“以动衬静”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2、难点
(1) 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2) 对王维山水诗中禅意的体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设计:
导语设计:记得我们学习陶渊明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就特别喜欢他。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后,尽情描写他那“狗犬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生活,一个恬淡的山水田园诗派由此产生,王维作为唐代这个诗派的代表,他笔下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在这个世界里,他又寄托自己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在《山居秋暝》中去体味一番吧!
(板书)山居秋暝
一、 作者介绍:可先让学生讲,老师补充。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
王维的思想和诗歌,一般四十岁左右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以游侠、边塞诗为主,诗风豪迈、气势雄浑,表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在其后期,由于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等原因,对政治感到厌倦,开始过起了亦官亦隐、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后期的诗歌主要反映这一淡泊闲适生活的山川田园诗。由于王维晚年信奉佛禅,又使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显出一种幽深清远、静谧空灵的境界,从而形成了他自己诗歌的独特风格。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为我国山水诗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田园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