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3张,课件、教学案、朗读一体化,思路清晰,内容翔实;讲练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配套教案,约6020字。
人与物的对话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对身边事物的兴趣,丰富知识,探究世界的奥秘。
2、学生能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理解状物散文的一般特点,区别它与科学说明文的区别,提高自己对这类散文作品的鉴赏水平。
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认识状物的常见表现方法,明白根据表达的需要对这些表现方法进行选择和运用。写作状物散文,体现出人与物的对话关系,清楚、明白而有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状物散文的一般特点,区别它与科学说明文的区别,提高自己对这类散文作品的鉴赏水平。
2、学习掌握多种状物的方法,明白根据表达的需要对这些表现方法进行选择和运用。
【教学方法】赏析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6课时
葡萄月令
汪曾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葡萄的生长习性,丰富知识。
2、通过讨论简单了解本文严谨别致、详略有致的结构特点。
3、通过朗读品味本文淳朴自然、闲适自在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状物文字的特点及方法;
2、对文章思路的梳理,特点的筛选和概括。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复习5’
指名学生回答:《绝地之音》一文中,绝地指什么?绝地之音指什么?
二、新授25’
(一)简介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一代小说大师沈从文的弟子。他博学多识,情趣广泛,对书画、医道、戏剧与民间文艺都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于是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这些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
代表作品:《大淖记事》《受戒》《异秉》。
(二)解题:
月令:《礼记》篇名,又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述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
(三)指导学生自由低声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一年里的各个月份中,人的栽种过程是怎样的?葡萄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四)检查自读情况,完成下面作业:
1、给下面加线字的注音:
①茵陈蒿②葡萄窖③铁锹④摽紧
⑤泱泱⑥园圃⑦嘬奶⑧一铰
⑨笤帚⑩瘪果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摽
②嘬
③铰
3、一年里的各个月份中,人的栽种过程是怎样的?葡萄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月份 栽种过程(人) 生长过程(物)
1
2
3
4
5
6
7
8
9 ——
10 —— ——
11
12
4、从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①葡萄的生长过程和栽种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在人的精心照料下,葡萄才能像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②开头与结尾呼应,栽种过程年复一年,人与物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课堂练习15’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必做题)
2、葡萄12个月的生长情况都是详细介绍的吗?为什么选择这几个月作为重点呢?(选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