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00个字。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
  综合学习与探究
  [精神导引]
  《晋书陶潜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各抒己见]
  品读着“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心灵似乎又一次受到了震撼,我们的思绪能不放飞吗?不信,请听——
  生甲:“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陶渊明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乙:古时文人,大多向往乡野气息浓重的田园生活。他们理想中的田园生活,不外是如此: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屏进有阶,阶欲平;阶畔有花,花欲鲜;花外有墙,墙欲低;墙内有松,松欲古;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朴;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圃中有鹤,鹤报有客,客不俗;客至有酒,酒欲不却;酒行有醉,醉欲不归。你看,曲径、假山、古松、疏竹、飞鹤、幽室,都有了,恍若一处人间仙境。
  [延伸探究]
  生甲:中国文人一直深受老庄超脱出世思想的浸润。当他们的人生道路(往往是仕途)遭遇挫折时,他们便委身于自然山水,从中寻找精神寄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既然我不能在生活的潮头“争先鼓勇”,那就把我的心放在和谐纯美的山水中,静静地疗伤、静静地抚慰。一次次不朽的失眠,创造了一篇篇光彩四溢的华章。儒家所推崇的“大同”思想对中国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名垂千古之作《桃花源记》里,陶渊明幻想、臆造了一个环境优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个个享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太平世界。
  生乙:古代文人的理想大都是: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或才子佳人、风花雪月之类。但几千年来  吴均:神往自然,他的避世思想,和陶渊明一样,是因为感受到现实社会的丑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