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第十课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 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 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教学难点: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赏读法。
第一课时
一、 导语设计
水浒传是描写宋江等一百零八将,个个身怀绝技,英勇无比。现在,我问同学们,他们的智慧、谋略如何呢?让我们就在智取生辰纲中找到答案吧。
二、 解题
1.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2.作品介绍:见教参p99面
三、自读:了解杨志故事及《智取》在《水浒传》中的地位。
课前浏览《水浒传》第12回至第17回,了解杨志?事迹和杨志性格。 
杨志事迹: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②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以上第12回)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④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⑤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
杨志性格(教师归纳):“失意、得志、幻灭”(茅盾语)是杨志性格发展的三部曲。失陷生辰纲是杨志命运的转折点。杨志最终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智取》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四、熟悉课文,把握故事线索和主要情节。
要求:①以晁盖一行“智取”为主线,将末段补叙内容插入叙述之中。
②主要情节
开端、发展:写杨志押送生辰纲的情景。此时矛盾已激化,矛盾的焦点是杨志能否如期将生辰纲押送至东京。
高潮、结局:一方面写外部与内部矛盾双重压力下,杨志中计:另一方面写晁盖等智取生辰纲的经过。
尾声:补充交代八条好汉的姓名和用药的秘密。
五、探究小说的结构
  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取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两条线索在何处交接?
  明确:明线是杨志等人押送生辰纲,暗线是晁盖等好汉智取生辰纲。两线并行,到课文第二部分“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杨志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时,两条线索会合交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