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580字。
  30.诗五首
  当驴子被埋
  有一天,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进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都没能成功。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于是他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看得起自己。
  Œ 感悟课标新理念
  ▲语言知识积累
  【字词积累】
  1.难读字
  莺啼(yīng)    岱宗(dài)       决眦(zī)      捋髭须(lǔ zī)  
  碣石(jié)     澹澹(dàn)    竦峙(sǒng)  萧瑟(xiāo sè)
  2.词类活用
  只缘身在最高层    (名词活用作动词,置身)
  一览众山小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觉得很渺小)
  东临碣石          (名词做状语,向东)
  歌以咏志          (名词活用作动词,写诗歌)
  ▲教材文题感悟
  【品思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题目点明了写作诗歌的原因和目的。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左迁:贬官降职。古人尚右,故称被贬官降职为“左迁”。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江南春》:题目揭示了景物的地点和时间,让读者对江南大地的广阔的春色充满了期待。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登飞来峰》:题目直接醒目,点出是登高望远之作。北宋的文学家王安石于公元1050年登上了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飞来峰),写下了这首写景抒情诗,当时他在鄞县任知县,略展才能,颇有政绩,正是他胸怀抱负,踌躇满志的时期,所以在诗中也充溢着这种感情。
  《望岳》是咏东岳泰山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题为“望岳”,全诗无一“望”字,却处处写所望之景,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由望岳而想象到登岳,尽在诗人的笔下,表现了诗人胸怀宏博,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观沧海》:题目点明观景的对象。曹操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他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性情豪放,轻视财货。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他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现实的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抨击。著有《李太白全集》。
  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房宫赋》亦颇有名。有《樊川文集》。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在北宋神宗时做过宰相,积极改革旧制,推行新法,以图改变国力。他的诗和散文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