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房 宫 赋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懂得赋的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写作目的。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内容,了解杜牧散文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重要语句,背诵全文。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简介写作背景及本文文体知识,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忆学过的杜牧的诗歌《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朝最著名的两位诗人,一位是李白,一位是杜甫,后人把他们合称为“李杜”到了晚唐时期,又出现了两位非常杰出的诗人,也分别姓李和姓杜,于是人们又把他们合称为“小李杜”,这两位诗人就是李商隐和杜牧。
杜牧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辞赋家,今天我们便一起来
学习他的《阿房宫赋》
二、简介文体特点:
《阿房宫赋》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刘勰在《文心雕龙》里给赋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赋者,铺(铺叙)也;铺采螭文(铺陈文采,舒展文字) ,体物(描摹事物)写志也(抒写情志)。”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赋”这种文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铺”,在体物写志时不厌其烦,大肆铺陈,已达到淋漓尽致的效果。
三、范读全文,理清思路
下面我把课文给大家范读一遍,请大家拿起笔来,边听边打记自己拿不准字音的字,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要根据“体物” “写志”这一特点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怎么分?
第一部分: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第二部分:第3段:指出秦不恤民力必然灭亡的命运;第4段:讽谏后人勿重蹈覆辙。
四、简介写作背景:
阿房宫是秦朝的建筑,而杜牧却是晚唐时期的作家,前后相隔一千多年,杜牧为什么要在一千多年后为阿房宫写一篇赋呢?其目的何在?(引导学生读注释①有关内容)——借古讽今。《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 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重蹈前人之覆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