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影像技术的隐忧
下关一中 高宗舜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言语性 语言文字 感知 多媒体影像
内容提要:语文的“言语性”本质决定了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是学习和运用语言,这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对文字的感知是阅读的第一阶段,体现阅读的基本的目的和价值,不可逾越。阅读是以读者为本位的个性化活动。影像与文字有本质和功能的差别,影像不能取代文字。把文本图解,有悖于阅读的基本规律和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剥夺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独立地位,钳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不利于训练和增强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决定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仍须以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作为基本任务,忽视文字阅读是错误的。影像技术运用于阅读教学,客观上弱化了学生阅读文字的过程,违背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语文的性质和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是为语文。语文有许多特点,诸如语言、人文、审美……但它区别于其他学科门类的特点是它的“言语性”。根据索绪尔的论述,“言语”指“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 “言语性”是指语文课程独具的学习“言语”的特殊属性。“言语”包含“语言”, “语言”完全包含于“言语”。因此,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是学习言语,包括学习个人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实际运用和表现。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作为语文学科所负有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责任,语文教育还必须承担传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学、构建社会心灵的任务,这便有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审美性和人格塑造的功能,但这些不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比如音乐、美术、历史、政治教育也包含以上功能),不能与“言语性”等量齐观。因此,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语文课传授知识,分析语言,不是要学生知道‘这是什么’,以获得某些概念为满足,而是要总结善于运用语言之人的经验,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它为什么是这样’”。(章熊《语文教学沉思录》)
可见,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应当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中学语文学习应当把精力放在字、词、句意的理解和体会上面——学习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和结构技巧表达思想情感的,实现了这一点,文本的人文内涵、审美意义、塑人功能才有实在的意义。忽视语言学习片面追求实现文本的人文与审美价值、塑人功能,实际上已经完全违背了语文学习的特殊性。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体,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任何舍弃这一基本任务的做法都有悖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用多媒体影像图解课文,导致在课堂教学中跳过或弱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读,在未完成阅读教学基本任务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对文本的文化属性的挖掘,显然脱离了阅读教学的正轨。
在诸多多媒体技术中,影像技术是最受青睐的。理由很多,现择要列举于下:
1. 形象、直观、生动,使学生印象,理解透彻。“凭借信息技术可以把视频素材和音频素材‘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在教学中实现‘视’、‘听’的同步”。(顾德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