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2张,设计精当,引导学生读,品,写,学习活动丰富,可培养学生多方面语文素养.另附教案.
《山海经》两篇
甘肃临泽县倪家营中学 李克志
【教学构想】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中国古代神话作品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歌颂劳动创造;②赞美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精神;③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④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总之,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本课的三篇神话就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反映了我国古代神话创作的一般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神话的特点。
本课两个故事塑造了两个传诵千年的动人形象。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执著、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不同的是:夸父属于那种神力无比的神,他的故事显得非常壮烈;而精卫却非常弱小,她的故事则显得哀婉、执著和凄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所描写的形象的理解。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了解神话的特点,背诵两篇神话。
掌握并积累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把握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并感悟古代人民勇敢,坚定,执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形象的精神品质。
难点:比较阅读。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人
播放“后羿射日”短片,看看短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从体裁上来讲属于什么?
介绍什么是神话,神话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二、 介绍《山海经》的知识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三、诵读世界
1.首先,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两则故事,力争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利。
(提示:读准字音有三种方法:①借助文章下面的注音;②查工具书;③举手询问。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