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00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汤敬国
  教学目标:
  1、积累:了解书序的特点;掌握文中一些重要词语,如多义词“信”“修”“期”“致”“临”等、虚词“毕”“咸”“所以”等、富有生命力短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畅叙幽情”“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等;背诵全文。
  2、理解:理解文意和主旨,领悟作者于深沉的感慨中蕴蓄的对人生的眷恋、热爱之情。
  3、评价:作者借宴游所生发的生死观、所感悟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把握文章情感脉络,理解文章主旨;背诵全文。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生死观、人生观。
  教学方法:诵读发、点拨法、讨论法、比较法等。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CAI课件(内容主要有:作者像、作者介绍文字、《兰亭集序》摹本、古今名人评价语、兰亭古迹风光、有关背景资料、背景音乐等)、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1—2教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再现情境,导入新课。
  公元353年3月,正是江南“草长鹰飞、杂花生树”、万木葱茏、江花似火、碧水如蓝的季节。3日,一群文人雅士、名流俊才,齐聚浙江绍兴“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此日也,天公作美,风和日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此地也,环境清幽,风光独好,“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此人也,把酒临风,吟诗啸歌,畅咏怀抱,放浪形骸,俯仰天地,游目骋怀,“其喜洋洋者也”,他们“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他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以极视听之娱”。游宴之后,大家将赋诗汇集成册,并公推书法家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当仁不让,欣然命笔,借着酒兴,用行草写就了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其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无愧“行书第一”之美誉;其文章,文笔简约流畅,情感深沉苍凉,意蕴丰厚深邃,手法独具一格,借宴游谈生死观,借题发挥论人生意义,实为“大家手笔”。书法与文章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现在,让我们走进《兰亭集序》,追逐书圣王羲之人生探索的踪迹。(板书课题)
  2、鉴赏《兰亭集序》碑帖摹本,导入课文。
  投影《兰亭集序》碑帖摹本,或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彩色插图“冯承素摹兰亭帖”。其创作者是“书圣”王羲之,其书体为行草,其价值为“行书第一”,其书法率性而为,洒脱奔放,飘逸遒劲,一气呵成,真是“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这横竖撇点捺、勾勾画画的线条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领略华夏民族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感悟到作者才性气质、精神生命的昭示与张扬!这些线条也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再现,那么这些文字的内蕴是什么呢?它流淌着作者怎样的生命形态?让我们细细咀嚼品味吧。(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听读。放录音范读或教师配乐范读。要求:注意文章的语气、语速、节奏、感情基调和生字词读音。   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词读音,把握文章语气、语速、节奏、基调等。读前强调:①应读准的字词(略)。②语调、语速、句读等。如“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为叙述,中速读;下文集会的描写,以清新明快语调读,重读“乐”字,体现快乐心情;第二段语速变缓变重,尤其是“向之所欣……岂不痛哉!”句,要读出深沉之慨。第三段“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句的节奏要读准,要读出批判的语气,“后之视今……亦将有感于斯文”以和缓低沉的语气读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