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游褒禅山记》第一课时教案
广东澄海莱芜中学陈兆腾
一、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其”“之”“以”“夷”“相”等词的用法。
3、背诵全文。
三、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抒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解决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诵读,最后总结全文,即“全局——局部——全局”。
2、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博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
3、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工具书查找的方法积累这些词。
四、课型:精读、诵读。
五、教学安排: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完成练习第2题。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文,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六、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的多种用法。
七、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说过。
学生说出游记篇目:《醉翁亭记》、《桃花源记》(注意不要把《核舟记》、《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