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170字。
解读新课程复习资料
目 录
第一章 新课程目标与新课程标准 1
第一节 新课程目标 1
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 7
第二章 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 10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10
第二节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1
第三章 课改下的课堂教学 17
第一节 教材观的变化 17
第二节 师生关系的变化 17
第三节 学习方式的变化 18
第四节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 22
第四章 课程结构与综合实践活动 24
第一节 课程结构 24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课程管理 26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28
第五章 课程管理与开发 31
第一节 我国课程管理的历史、现实与国际参照 31
第二节 三级课程管理与三类课程开发 33
第三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7
第六章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41
一、校本教研的含义 41
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 42
三、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43
四、以校为本的基本过程 45
五、校本研究的容易出现的问题 46
第七章 课程评价 46
第一节 教育评价思想的演变和发展 46
第二节 世界各国课程评价的特点 48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问题与改革的重点 49
第四节 发展性评价的内涵与要求 51
第五节 发展性学生评价 52
第一章 新课程目标与新课程标准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教育结构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高级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标志着进入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从20世纪80年代的优先发展高等教育转向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发展。
90年代末,为了迎接新世纪国际间经济贸易、人才竞争的需要,各国都加大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全球化课程改革运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针对原有课程体系的弊端,毅然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6月8日,新世纪伊始,教育部就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次课程改革是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变革。
第一节 新课程目标
一、新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体现了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应具备的共同素质,具体目标进一步说明了总体目标的要求和实现总体目标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