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6740字。福建省福州八中08-0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
  ①                 ,望帝春心托杜鹃 。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                 。
  ③                           ,铁骑突出刀枪鸣。
  ④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⑤乱石穿空,            ,                   。
  ⑥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              。
  二、课内《孟子》专题阅读(10分)
  (一)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①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    )      ②卒然问曰(    )
  3.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4.在这个选段中孟子用了        手法来向梁襄王说明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生动形象,说服力强。(1分)
  (二)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②往之女家(     )
  6.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上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      、义和       。(1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孟子》选段,按要求答题(5分)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①,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水盈科不行③;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④不达⑤。”(《孟子•尽心上》)
  【注】①术:方法。②容光,细小的缝隙。③不盈科不行:不流满坑洼就不会向前流淌。④成章:通晓文理,精熟所学。⑤达:通达。
  8.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认为,看过大海的人,就会觉得江、河等难以称得上是水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世间的其他言论吸引了。
  B.孟子提醒为学之人,要学习大海的波澜壮阔;不能事无大小,巨细无遗,像日月之光那样连细小的缝隙都要照到。
  C.孟子以流水“盈科不行”为喻,说明为学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只有学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准和境界。
  D.孟子认为君子有志于道,要先通晓文理,精熟所学,透彻地体悟圣人思想,才能够登上顶峰,达到高远的境界。
  9.从文中来看,孟子通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