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980字。
  《相信未来》教案
  Suys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艰难困苦和精神备受打击的时代里对信念的坚守和执着。
  2、通过意象的分析和把握,体味本诗的韵味,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
  21世纪以来,诗意日将散尽的中国当代文坛再也不见浪漫注意和英雄主义的的丰采,2001年多年空缺的人民文学奖诗歌奖颁给了两位诗人,一个是1989年去世的海子,他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同学可能度过,一个是食指。他们的获奖作品分别是《海子的诗》和《食指的诗》。
  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食指诗歌的出现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诗歌在当代中国的第一次复兴,可是,就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一直漂泊在诗歌的旅途上,他用他的灵魂在歌唱,像荆棘鸟一样直唱出鲜红的血液,而他又在残忍的误解和冷漠的白眼中定格,被人用无情的食指在背后指指点点:看,这个疯子。然而他仍然站立在诗坛阵地中,是诗歌中的王者,为后代人诠释了一个生活的本质:相信未来,热爱生命。1998年他获得了一个民间文学奖文友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他在他的时代里,独立承担了一位大诗人所应承担的。颇有点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的味道。
  (二)介绍食指:
  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出生在行军路上。“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后来插队,当工人,参军,在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遭受过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78年用“食指”笔名,意思是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因为“我一度被愚昧之人侮辱、嘲弄和背后指责”。
  有人说,他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他是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有人说,他是一代诗魂,他的诗歌曾深深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三)听录音,揣摩诗歌的朗读,大声跟读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你觉得全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猜一猜:写在怎样的时代?有何依据?
  1、感情基调:“无情地”、“叹息着”、“固执地”、“贫困的”、“失望的”、“凄凉的”等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词语堆积,使整个诗歌的情感基调和氛围一开始就笼罩在一种悲哀、失望之中,但在悲哀与失望中的抒情主人公并没有绝望,而是诉说着对“未来”的向往和呼唤。所以就整首诗歌的基调而言,是乐观向上,满怀信念的。从“依然”“不管”“坚信”等词语可以看出。
  2、时代:贫困,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希望的炉火被查封。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
  依据:蛛网无情地查封……灰烬的余烟叹息贫困的悲哀枯藤凄凉
  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无数次的迷途失败
  关键词:贫困、落后、动荡、黑暗,丧失希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