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00字。
  《相信未来》教学案例
  一、       教学目标
  1、  感受“文革”的残酷和那一代人的苦难。
  2、  倾听那一代人的声音和理解他们的执著追求。
  3、  牢记苦难和先辈们的追求,思考生活。
  二、       教学重点
  1、  对《相信未来》这首诗歌所用意象的理解、联想。
  2、  在分析、朗诵中把握这首诗的感情。
  三、       解决方式:
  1、  让学生寻找诗中的意象,并展开联想,理解和把握意象的意义。
  2、  分析相对的意象从中把握作者的感情,以朗诵的方式表现出来。
  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午后的阳光:温暖、灿烂:
  这午后的校园:安详、宁静!
  你们花一般的青春生活在梦一般的岁月里,你们可曾知道39年前,与你们一般在作着梦的年轻人,他们在奔波些什么?
  让我们走进那段历史……
  2)、背景介绍:
  [课件:“文革”开始了,图片展示:一群群的年轻人,跳忠字舞,上山、下乡,脸上挂着笑意,对生活满是憧憬……]
  这时候学生在笑,充满好奇与向往,对那段岁月满是新奇。
  [课件:食指的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师问:为什么诗人在奔向理想的那一刻感觉到的却是痛楚,说“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让我们来看看社会的另一面。
  [课件:作家秦牧的说法“这真是空前的一场浩劫,多少百万人颠连困顿,多少百万人含恨以终,多少家庭分崩离析,多少少年儿童变成了流氓恶棍,多少书籍被付之一炬,多少名胜古迹横遭破坏,多少先贤坟墓被挖掉,多少罪恶假革命之名以进行!”]
  [图片:遇罗克,张志新的遭遇……]
  [课件:政府的统计数字是:“总的估计,因大量冤假错案受到诬陷、迫害和株连的达到一亿人以上。”]
  这些材料给学生以震撼,开始还是嘻笑的人现在都沉浸在一种思考和悲痛中,渐渐进入到那个荒唐的年代中去,感受那一代人的苦难,关心着他们的命运……
  [课件:就在那个年代里,1968年的一天,一个年近十九岁的青年唱出了这样的歌……]
  [课件:放食指《相信未来》的朗诵]
  学生静静地聆听着这个在压抑下不失激情的朗诵,为之激动着……
  通过这个课件回顾这段历史,学生感受到了文革这段历史的残酷和苦难。心理上和食指已经有了一些共鸣,这个时候就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来朗诵食指的这首《相信未来》。一起走进食指的诗歌世界以及内心世界。
  3)、走进食指和他的诗,分析意象,同时在分析中有感情地朗诵
  1、初读(集体朗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