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00字。
  《爱莲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 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
   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情感目标:
  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
  (一)、莲——君子的美好形象;
  (二)、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
  (三)、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三、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 导语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谈谈花。为什么要谈花呢?老师先卖个小关子,待会大家就会明白的。好了,下面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花,要说清楚为什么,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哦。(学生各抒己见)很好,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点高难度的,有谁能就自己喜欢的花用相关的诗句表达出来的?(如: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说的不错。可见,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而且诗如其花,都非常漂亮。我们这节课要讲一个古人,他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绝世佳作。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爱莲说——周敦颐)
   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
   “说”体裁   课题意思为“阐述喜爱莲花的道理”。
   生字词段释义
  1、听课文录音,给难字注音:(叫学生上黑板注音)
  蕃(fán)、淤(yū)、濯(zhuó)、清涟(lián)、亵(xiè)、隐逸(yì)
  2、难词、各段释义,疏通全文。
  (二)品位语言,领悟语感
  带着下列问题品读课文:(全班朗读)
  1. 作者如此爱莲,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2. 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3. 本文主体是写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 
  4. 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5. 课文前面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结合课文,逐一解答:
  1. 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
  ① 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
  ② 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
  ③ 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2.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
  ① 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
  ② 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