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校语文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梁春雪
在十年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总是不断地在思考:师范学校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师范学校语文素质教育之本又是什么?通过多年师范学校语文课的讲授与实践,我认为对师范生“进行严格的语言基本训练”,就是师范学校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而培养、积淀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即是师范语文素质教育之本。
现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显然其核心是语言能力。因此,在师范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就摆在了我们语文教师的面前。几年来,我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点尝试。下面就浅谈几点思考所得:
一、 借助“语言文字”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受。
鲁迅先生说:“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叶圣陶先生对文章阅读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作为师范学校的阅读和写作课,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鉴赏课文的过程中,只有借助于“语言文字”这座“桥梁”,跨越那些阻碍沟通的障碍,才能比较深入理解课文的意蕴。
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在课文的语言上花大力气,师范生们又怎能够学好语文课呢?对课文的分析,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说什么”?更要懂得“怎么说”“为什么要这样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在语言文字上狠下一番功夫,而且还要贯穿于每一篇课文,每一句课文的教学中去。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汲取教材中的精华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细细研读、反复品味,联系上下文的语言文字去体会,让学生自己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课文。这样的语文课一定能吸引师范生的学习兴趣。
二、 立足师范语文素质教育之本,培养、积淀、训练学生的“语感”。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让他们记住某些事实是次要的”。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接理解。它是通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是意识与行为之间的自觉的反映。
语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