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发展思维”的要求。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所举的故事中的人生启示,学习他人的智慧、美德,摒弃陈旧的观念。
3.提高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摆脱惯性思维,培养创造力。
2. 难点:如何让“反常”出新意?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生活,注意日常生活中“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教师:搜集关于惯性思维造成不利后果的资料;搜集在“反常”中写出新意的相关作文材料。
教师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学生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型:作文课
教具准备:一小节水管、一个小箱子等。
教学设计:
准备一样特殊的物品,让学生猜,猜中给予相应的奖励,调动课堂气氛。
新课导人:
同学们,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猴子的实验,大家边听边思考我从中提出的问题,好吗?(10分钟)
学生活动:利用10个同学的活动来讲清楚猴子实验,并穿插问题提问。
[问题设置]
1、 猴子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2、 猴子实验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