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2010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新课程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82 KB
评级:
时间:
2009/8/2 20:41:44
下载:
本月:1 总计:88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2题,约10860字 2010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新课程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75分)
甲 必考题(5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多元图景中的文艺批评
21世纪的中国文艺开场多姿多彩,我们多年期盼来的文艺多元化局面正在平稳而沉实地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是,面对批评观念、批评对象、批评内容、批评载体也包括批评主体的多元化延伸,文艺批评自身的多元化征候也在逐步显现。我们日渐听得到更多各种不同的声音,一个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正在确立,这是当下文艺繁荣的标志之一,说明我们的时代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市场为文艺也为其批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用武界域,文艺批评的手段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市场同时也就为批评设置了陷阱。首先是批评分出了多重层次,出现了主流批评与民间批评、学者批评与大众批评、严肃批评与媒体爆料、价值评判与商业炒作的对峙与并立(其中一些当然不属于批评的范畴,但实践中时时鱼目混珠)。批评被视为专门化范域的局面不存在了,批评门槛被降至了最低——网络上充满了非专业化的评论,随便一个网站,任何一个文艺话题,社会公众三业九民都可以随意发表言论。多元批评带来坐标的多元,引起话语方式、语码的不同,圈子和代沟现象严重,人们各说各话,大家互相听不懂、彼此不理睬。多元批评又势必实行多元标准,对批评对象的价值判断因而失去一致性,其正面意义是折射出自然无序的柔和光线,人们的文化生活与文化观念变得更加丰富而温馨,负面则导致价值相对论与判断的无所适从。上述种种,折射了当代批评的繁荣与困境,其状况又因下面的补充事实而加剧。批评与商业追捧、广告宣传、政绩张扬相互激荡,批评与炒作相混合,批评的时代底色和背景声音过于嘈杂。
理想的文艺批评应该是超然的、独立的、客观的、公正的,是说理的、思辨的、审美的,受到社会道德、时代精神和公理良心的指引,站在社会公众的整体和长远文化利益基点上说话,从而真正为时代文艺概括现状、评判价值、指摘时弊、把握方向。当然,任何客观都是相对的,因而古今中外的严肃批评家,都会站在自我良心的基点和时代高度,力图使自己摆脱历史和环境的局限,获得相对公正的观察与判断,从而确立自身的价值。
(摘自2008.5.23《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理想的文艺批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艺出现了多元化局面,理想的文艺批评就是多元化文艺批评。
B.理想的文艺批评就是多重层次的文艺批评。
C.理想的文艺批评需要与商业吹捧有机结合。
D.理想的文艺批评要真正为时代文艺概括现状、评判价值、指摘时弊、把握方向。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市场使文艺批评手段得到了极大扩充,是说批评被视为专门范域的局面不存在了,批评的门槛被降到了最低。
B.文艺多元有利于文艺的发展,而文艺批评多元则会导致文艺批评失去标准,失去社会道德、失去公理良心。
C.多元批评有了多元标准是一件大好事,有利于指导和促进文艺的发展。
D.随着文艺多元化发展,文艺批评的多元化迹象也逐步显现。
3.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3分)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8分)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任选四题)(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2)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兵车行》)
(3)________,________。冰泉冷色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6)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_____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2010高考语文必考易混多音字50个 通用
2010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测试:字音(45分钟) 通用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ppt 通用
2010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写作升格导练ppt 通用
2010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古代诗歌鉴赏ppt 通用
2010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名篇名句和文学常识ppt 通用..
2010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专题过关训练ppt 通用
2010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ppt1 通用
2010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ppt 通用
浅谈特长生高考语文备战策略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