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题2分,共32分)<br>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br>
A 韩傀gui 敝舆yu 缟素gao 机械xie <br>
B 麋鹿mi 怫然fu 箬篷ruo 犀兕si<br>
C 休祲 qin 糁青san 徒跣xian 醴酪li<br>
D 紫绡xiao 飞甍meng 绮户qi 肆虐nuè<br>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r>
A.提纲切领 初出茅庐 废寝忘食 舒适洁净<br>
B.九霄云外 飘洋过海 目不瑕接 生态平衡<br>
C.清澈见底 蔓延滋生 妙趣横生 威风凛凛<br>
D.婉转动听 丛峦叠嶂 兴至勃勃 一成不变<br>
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r>
A 小明对残疾同学说:“你是个残疾人,但并不影响你努力成才。” <br>
B 主持人的一席话,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br>
C 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br>
D 老师对大家说:“王芳同学上课说话,她这种行径是非常错误的。”<br>
4. 下面句子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的语句是:( )<br>
一个真正有作为的年轻人,仅仅有“走自己的路”的勇气是不够的,他还应当记住,波兰有一句谚语,叫做“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我们年轻人无不壮怀激烈,一颗心就像燃烧的火炬,这是我们的优势;但也应该承认我们毕竟缺乏社会风浪的洗礼和艰苦斗争的磨练容易自负、任性、莽撞。这样,如果我们只知道勇往直前,而不谦恭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路”,那么就往往会不自觉地陷入人生的沼泽地,甚至南辕北辙,走向自己良好愿望的反面。<br>
A 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向群众、向前辈<br>
B 向前辈、向群众、向马克思主义理论<br>
C 向群众、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前辈<br>
D 向群众、 向前辈、向马克思主义理论<br>
5. 对《无题》一诗理解不当的一句是:( )<br>
<br>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r>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br>
<br>
A 首句两个“难” 字,抒写了无比深挚的相思别离之情。<br>
B 颔联用“春蚕”、“蜡炬”两物作比喻,以表达两人的情爱无比坚贞,寄托着至死不变的深情。<br>
C 颈联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真切、感人。<br>
D 尾联借神话传说表达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与开头照应。结末的“看”是“看望”之意,使全联的语气显得柔和、婉顺,而绵绵不绝的情思尽在其中。<br>
6. 下面句子朗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br>
A . 有时候缚了几转,又被它从网里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了,蜘蛛只好怅然地在网上望一望。<br>
(“怅然地”一词在朗读时要略放慢语速,从而突出它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态。)<br>
B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br>
(朗读第二句时要把重音放在“凝”字上,以突出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br>
C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br>
(朗读时应在“云”和“消”后有短暂的停顿,以显示鲜明的节奏感。)<br>
D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br>
(朗读第一句要用升调,第二句要用降调,读出作者无比愤慨之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