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58字。  第四单元
  湖南师大附中  厉行威  原创
  单元学法导引
  美国著名记者及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说过:“19世纪是小说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这虽然有点儿夸大其词,但确实道出了新闻的重要性。特别是到了21世纪,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因此,新闻对人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消息。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其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消息的五要素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其中标题和导语是消息的核心。标题是消息的眼睛,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其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而导语是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活,要把消息中最主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和思想简明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 What(何事)、Why(何故)。有人还补充了一个要素:How(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本单元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两篇课文都属于消息。学习这两篇课文,一定要注意整体把握,特别是《别了,“不列颠尼亚”》,作者并没有写交接仪式脱场有多么庄严,也没写欢庆回归的人们有多么激动,而足选择了一个独特视角,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历史背景中,从而突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则要把握作者通过引人一些背景资料,介绍奥斯威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来将个人的情感灌注住作者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威辛访问的感受之中。
  《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用文字手段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的介于新闻和文学之间的体裁。说它是“报告”,是就题材言,必须选择真人真事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而言,必须用义学的表现方法,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真实性和义学性是报告文学的两大特征。   
  学习《包身工》这篇文章一定要注意把握文章是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主线,以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向为副线来组织材料的,这样的安排在结构上言之有序,内容上有机联系。既展现了包身工一天悲惨的生活画面,又展示了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复杂背景,从而深化主题。
  《飞向太空的航程》则是一篇通讯。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给予报道的新闻体裁。除了真实、时效外,其主要特点还有生动性,即可借用描写、抒情、比喻、象征等文学手段,而不似消息主要是平面叙述,追求语言简洁、明快;其次是完整性,即其材料比消息全面、丰富,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第三是具有评论性,这点特别重要:消息足以事实说话,除评述消息外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可以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
  《飞向太空的航程》把眼光放在历史的高度,通过叙述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刻苦努力了近半个世纪,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背后的艰辛过程,来表达“神舟”五号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这一重要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举国欢庆的喜悦与自豪。要认识到这次成功的发射在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在这意义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新闻课程做了如下要求:
  1.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
  2.阅读新闻、通讯(包括特写、报告文学等)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
  3.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尝试新闻、通讯的写作。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学海扬帆
  真正的新闻工作者,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中拈出那些完全称得上“新闻”的东西摆到读者面前,存留给历史。下一回基层,逛一回市场,走一趟路,对一番话,读一本书,总能有所发现,有所报道,世界上任何一种新变化都不能逃脱其眼睛,这才是称职优秀的记者。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品赏《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完全称得上“新闻”的东西。
  字词积累
  凝(níng)重  旗杆(gān)
  枪杆(gǎn)  停泊(bó)
  湖泊(pō)  瞩(zhǔ)目
  明媚(mèi)  婆娑(suō)
  噩(è)梦  纳粹(cuì)
  凋(diāo)谢  祷(dǎo)告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易帜:变更旗帜。
  隐秘:隐蔽不外露。
  窒息:呼吸被阻或停止。
  相关链接
  1.世事沧桑话香港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6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不平等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礼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同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同时,随着一九九七年的日益临近,英国方面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2.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
  根据史料记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疯狂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全欧洲犹太人总数的一半。1942年,纳粹德同确立了灭绝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1000多座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