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40字。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情节,体会小说曲折的情节,巧妙的构思。
2、感知人物,辨析小说中人物的作用。
3、了解主题,认识资本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
教学重点:
体会曲折的情节,巧妙的构思。
教学难点:
辨析小说中人物的作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问题投影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 质疑探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听到金钱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自由表达)是的,金钱一个诱人的字眼,不知多少人为它费尽心机,丧尽天良;也不知多少因它而妻离子散,六亲不认。在他们眼中,金钱才是永恒不变的。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里,血浓于水的亲情在金钱和地位面前似乎也显得苍白无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看他们的兄弟情意能否经得起金钱和时间的考验。(板书课题、作者、国籍)
2、简介作者(出示投影)
莫泊桑——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300多个中短篇6个长篇,代表作有《羊脂球》《俊友》《项链》。
3、检查预习(出示投影,指名回答)
(1)读准字音
栈桥 别墅 拮据 牡蛎 手帕 褴褛
(2)理解词义
拮据 褴褛 与日俱增 莫名其妙
(3)了解内容
①这篇小说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②这些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这篇小说是以谁的口吻来写的?
4、活动一:复述故事——知晓情节,明主旨
(1)快速流览课文,按要求从不同角度复述故事。(出示投影)
①根据课文的内容,请简单复述于勒的命运。
②根据于勒的命运,请简单复述菲利普夫妇对他的态度。
③请以课文的顺序,用“我”的口吻简单复述这篇小说的故事。
(2)指名按要求复述,学生进行点评。
(3)师小结,明确小说的情节和主旨。(板书)
①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就构成了小说的故事情节。
②为什么菲利普夫妇开始盼于勒、赞于勒,后来见到于勒又为什么躲开了于勒呢?(因为开始以为于勒“发了财”,见到时他又成了一个“穷水手”,没有钱了。)由此看来,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的态度取决于于勒的金钱,在他们眼里有钱则亲,无钱则疏,是纯粹的金钱关系。
5、活动二:讨论情节——体会构思,知特色
(1)在复述情节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围绕小说的情节设计讨论下列问题:(出示投影)
①读了这篇小说,你认为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有哪些出人意料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