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谈中国诗》同步练习1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三上学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57 KB
评级:
时间:
2009/8/23 7:02:08
下载:
本月:1 总计:82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19题,约7950字。
《谈中国诗》同步练习1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
A.精髓(suǐ) 轩冕(miǎn) 锱铢必较(zī zhū) 牛羊咻咻(xiū)
B.亵渎(xiè) 谛听(dì) 一蹴而至(cù) 混沌含融(dùn)
C.敷衍(fū) 窸窣(xī) 得鱼忘筌(quán) 眉眼颦蹙(píng cù)
D.付梓(zǐ) 寒砧(zhēn) 喋喋不休(dié) 酩酊大醉(mǐng dǐng)
解析:C项中眉眼颦蹙(pín cù)。
答案:C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羡妒 斟酌 婉蜓曲折 卓有成效
B.援例 尺牍 光采夺目 顽固凶残
C.叫嚣 蕴藉 长途拔涉 杀一敬百
D.游离 门栓 矫揉造作 残羹冷炙
解析:A项中婉—蜿,B项中采—彩,C项中拔—跋、敬—儆。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郭先生_________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2)惊起了宿鸟,打破了_________,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3)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_________。
A.照例 沉寂 含蓄
B.援例 岑寂 蕴藉
C.照例 岑寂 含蓄
D.援例 沉寂 蕴藉
解析:辨析近义词可以从意义、感情色彩、语境义、用法等几个方面辨析。从意义上辨析,要辨析词义的轻重不同(或程度高低不同)、词义范围大小不同、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词语的个体和集体(或具体与概括)的不同。援例:引用成例。岑寂:寂静,寂寞。蕴藉:(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成功者在设定想要达到的每一个目标时,总是要先找出设定这些目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C.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解析:A项不合逻辑;C项有歧义;D项搭配不当。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C.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D.中学生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常常自以为确凿无误,一经老师点拨,方知大谬不然。
解析:B项中“出神入化”是形容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应为“沉思”。使用成语切忌望文生义。成语有其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如胸有成竹、落花流水等。
答案:B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B.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式的句子和“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式的句子,在集中几乎都找不出第二个例子。
D.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
解析:C项中两个引号内的句号删去。
答案:C
二、阅读鉴赏(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谈中国诗》ppt23 语文版
《谈中国诗》教案6 人教课标版
范曾谈中国诗词之美视频节目(下) 通用
范曾谈中国诗词之美视频节目(上) 通用
《谈中国诗》ppt22 人教版
《谈中国诗》ppt21 人教版
《谈中国诗》ppt20 人教版
《谈中国诗》ppt19 人教版
《谈中国诗》ppt18 人教版
《谈中国诗》教案5 人教课标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