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40字。
《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课《再别康桥》,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徐志摩{板},昨天,我们一同领略了毛泽东诗词的宏阔意象及其所传达的高远意境之美。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诗人徐志摩,走近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走近他多情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师:其实,对于徐志摩和他的这首《再别康桥》,我们在座的许多同学并不陌生,有的同学早已读过、摘抄过|、背诵过。昨天也布置大家预习了,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   **同学,你来说一下
  生:徐志摩 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师:坐下,你的了解很详细。同学们对徐志摩有怎样的印象?
  生:浪漫、天真无邪,崇尚自由~~~
  师:关于徐志摩有说不尽的话题,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首纯粹绝美的诗,值得我们长久地去品读。除了咱们同学刚才所说的,在这节课里再让我们品一品,看她还能给我们带来那些美的享受。
  师:大家看看题目(指)《再别康桥》,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从文章的眼睛推断,这首诗抒发的大致是什么情感?
  生:离别之情。
  师:离别何处?它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离别康桥。现在译作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这里留学。
  师:恩,题目中《再别康桥》“再”字(指),说明了这是作者第二次离开剑桥。1918年诗人徐志摩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22年,诗人离开剑桥回国,临行时,诗人留给了康桥一首诗《康桥,再会吧》以倾诉自己的惜别之情。1928年, 诗人又故地重游,心潮澎湃,在归国途中诗人用饱含感情的笔墨写成了《再别康桥》。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有感情地读一下这首诗,在阅读时再注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生:齐诵全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师:注意下,第三节“青荇”的“荇”应该读 xìng 而不是 xíng,在课文注释也有标明
  师:我们都知道,新月派诗人都比较推崇闻一多先生提出的诗歌的“三美”,请同学们回忆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