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论语选读》复习四:孔子的交往观——周而不比
分类:
语文
/
高中素材
/
选修文字素材
版本:
语文版
类型:
doc
大小:
43 KB
评级:
时间:
2009/8/31 13:18:31
下载:
本月:1 总计:384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5170字。
《论语选读》复习四:孔子的交往观——周而不比
交友原则: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评析】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读解】矜而不争是庄重自尊,自己对自己很有信心,但却并不骄傲自满,所以也就不会去和他人争强斗胜。
周而不比就是群而不党,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
君子出于公心,小人囿于私利。出于公心所以能胸怀宽广,纳百川而归于海,搞五湖四海而不搞拉帮结派。出于私利所以就心胸狭窄,结党营私而排除异己,搞宗派主义而不讲道义原则。
如何了解人: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读解】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
对一个人的好恶一定要有是非标准,既不能只凭个人的私心得失之见,也不能被舆论所左右,人云亦云。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孔子提出了“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的看法。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修养以“仁”为核心的内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见,正确对待他人。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读解】圣人有一套了解别人的方法,这就是他观察人的三个要点:既要看现实表现,也要查一查履历档案,即便不用查三代,那起码也要看一看他本人是否有“前科”啊!同时,还要观察观察他的兴趣爱好所在,是安于平淡还是热中于追名逐利呢?”如此等等。有了这三个方面的考查,谁还能隐瞒什么呢?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读解】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过错,但过错的性质有所不同。有的过错是“十恶不赦”的,有的过错却有种种复杂的原因,比如说动机不错,但结果造成错误。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作细致的观察、分析,找出他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从他的过错中进一步认识他的品质,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加以合理的利用。
结交对象: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结交人的方式和方法: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读解】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这实际直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精神。
孔子在《公冶长》篇里感叹:“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能够“躬自厚”的人是很少的,往往倒是“厚”责于人。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推给别人。这样一来,怨恨也就随之而起了。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从主观方面来说反映一个人的思想修养,从客观方面来说也是一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读解】要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用恩德去回报别人的恩德。所谓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那就并不排除对那些恶意怨恨的反击,善恶是非还是应当恩怨分明。总而言之是“投桃报李”或“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而不是一味地送来顺受,不讲是非原则地以德报怨。
当然,圣人也并不主张以怨报怨。你不仁,我不义;你打我一举,我踢你一脚。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无休无止地斗下去,那也就没有意思了。
“以德报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善”的心理,但是“以德报怨”混淆了是非的判断标准。如果是小怨,当然可以以德报怨,比如朋友之间的有些小误会不妨宽容一点,超然一点。“以直报怨”即以自身的公正、正直来保持人生的效率和尊严,以正直的心和磊落的行为来对待别人的怨,这表现了儒家的原则性和宽容心。
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读解】因为“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话说得好的人不一定品德高尚,所以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能够只听他说得好便以为一切都好,轻易地去推举他。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评析」孔子在这里称赞齐国大夫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周而不比》——《论语》之修身篇ppt 苏教版
《周而不比》ppt16 苏教版
《周而不比》ppt15 苏教版
《周而不比》ppt14 苏教版
《周而不比》ppt13 人教课标版
《周而不比》ppt12 苏教版
《周而不比》教案1 苏教版
《周而不比》教案 苏教版
《周而不比》ppt11 苏教版
《周而不比》ppt10 苏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