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7240字。
河大版七年级上配套同步、月考、单元、期中期末练习试卷合集
目录
第1课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2
第2课 皇帝的新装…………………………………………………………4
第3课金鸟…………………………………………………………………6
第4课牛郎织女……………………………………………………………7
第5课小溪流的歌…………………………………………………………8
第一单元测试题……………………………………………………………9
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2
第7课拣麦穗………………………………………………………………14
第8课爸爸花儿落了………………………………………………………17
第9课童年…………………………………………………………………18
第10课童稚记趣…………………………………………………………20
第二单元测试题……………………………………………………………21
第11课送董邵南序………………………………………………………24
第12课父亲的谜语………………………………………………………26
第13课我的母亲…………………………………………………………28
第14课合欢树 ……………………………………………………………30
第15课麦琪的礼物………………………………………………………32
第三单元测试题……………………………………………………………33
期中测试……………………………………………………………………37
第16课春…………………………………………………………………40
第17课济南的冬天………………………………………………………43
第18课秋颂………………………………………………………………45
第19课四季交响曲………………………………………………………47
第20课与朱元书…………………………………………………………49
第四单元测试题…………………………………………………………50
第21课<<论语>>十则…………………………………………………53
第22课为学……………………………………………………………54
第23课论读书……………………………………………………………56
第24课我的“长生果” …………………………………………………57
第25课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59
第五单元测试题…………………………………………………………61
第26课悬崖边的树……………………………………………………64
第27课根…………………………………………………………………65
第28课露…………………………………………………………………67
第29课木兰诗…………………………………………………………68
第30课陌上桑…………………………………………………………69
第六单元测试题…………………………………………………………70
第一次月考卷……………………………………………………………74
第二次月考卷……………………………………………………………77
第三次月考卷……………………………………………………………80
第四次月考卷……………………………………………………………83
期末测试…………………………………………………………………87
参考答案…………………………………………………………………91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学习目标
1、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背诵这三则神话。
第一课时练习
一、 积累整合
1填空(3-5按原文填空)
(1)《女娲补天》是一篇--------(体裁),和女娲相关的另一个传说是---------------------。
(2)《夸父逐日》选自--------------- “逐日”是-----------之意。“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 ----------------------- 。
(3)火滥炎而不灭 ------------------------- 。
(4)猛兽食颛民 ----------------------------- 。
(5)女娲游于东海,------------- ,------------------------ 。
2给下列字注音。
女娲 ( ) 滥炎( ) 颛民 ( ) 鸷鸟 ( )
夸父 ( ) 柘木( ) 淫水涸( )溺而不返 ( )
以堙于东海 ( )
二、 思考与探究
(一) 阅读本科的三则神话,完成下列各题。
1、 女娲补天的故事表现了“人定胜天”的主题,试试看你能否在文中找出那些句子表现这一主题?
----------------------------------------------------------------------------------------
2、 古代神话故事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请你谈谈对《夸父追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理解。
---------------------------------------------------------------------------------------------------------------------------------------
3、 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如果精卫真把东海填平,世界会怎么样?
---------------------------------------------------------------------------------------------------------------------------------
4、 你最喜欢三个主人公中的哪一个? 为什么?
---------------------------------------------------------------------
(二)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复,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_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1、给下列字注音。
攫 ( )冀( )狡( )济( )
2、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1)废 ------- (2)滥 ------(3)济 -----------(4)涸---------------
3、女娲为什么要补天?(用文中原句回答)
----------------------------------------------------------------------------
4、女娲补天的过程中,做了那四件事?(用自己的话回答)
------------------------------------------------------------------------
5、在中国历史上真有女娲这个人吗?为什么要写她?
----------------------------------------------------------------------
第二课时 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盘古开天辟地
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在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这巍巍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倒下了。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息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林,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了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
1、 本文紧紧围绕一个“变”字在描述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请分别概括每一次“变”给宇宙带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