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970字。册亨民族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高语文
  温馨提示: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①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2题),非选择题(第13题—第22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②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③请同学们细心审题,认真答题,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由考生妥善保存。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苗裔(yì)     守拙(zhuō)    静女其姝(shū)     氓之蚩蚩(máng)
  B、机杼(zhù)    公姥(lǎo)     将子无怒(jāng)       搔首踟蹰(zhí)
  C、浣女(huàn)   纶巾(guān)    夜雪初霁(jì)      何时可掇(duō)
  D、商贾(gǔ)       凝噎(yē)        匪我愆期(yǎn)     雕栏玉砌(c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美人之怡  夙兴夜寐  概当以慷   洞天石扉  
  B、摧眉折腰  漂沦憔悴  出师未捷   鼓瑟吹笙
  C、晓风惨月  嘉期如梦  故国神游    暮蔼沉沉 
  D、豆蔻词功   坚难苦恨   向隅而泣   山居秋瞑
  3、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C.《孔雀东南飞》选自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D. 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限制,分为律诗和绝句。
  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事:侍奉
  B.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
  C.昼夜勤作息            作息:勤劳地工作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因,于是;为,写
  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否(坏运气)泰如天地           如闻仙乐耳暂(暂时)明
  B. 绕树三匝(周)                 肇(开始)锡余以嘉名
  C. 暧暧(昏暗,模糊)远人村       中原北望气(悲愤)山
  D. 静女其姝(美丽)               烟涛微茫信(实在)难求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来吾道夫先路也。          B、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C、终老不复取。          D、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7、下面对诗歌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蜀相》热情赞扬了诸葛亮的功绩,为他未能实现统一的理想深感痛惜,也表达了诗人思慕前贤、叹惜自己无法实现抱负的复杂心情。
  B、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古咏今,对当前的政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和见解。词中用孙权、刘裕父子以及廉颇等典故,均与“京口”密切相关,恰到好处,贴切自然。
  C、柳永《雨霖铃》突出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凄切的寒蝉,清秋的骤雨,薄暮的长亭,作者酝酿以离情别绪打动人心的环境气氛,历历如绘地把人的心声托显出来 。
  D、刘禹锡《石头城》历来受到称赞,全诗句句写景,苍莽荒凉的景色中,无不透露出盛衰兴亡的感慨。诗人的抒情,不是对六朝衰亡的同情,而是对诗人所处的中唐时期国势衰微的感伤。
  8、下列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诗人与琵琶女有相同的身世,又通过琵琶声产生了共鸣,不用说什么,两人一见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