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3张。有教案,约6220个字。
  岳阳楼记
  一、导入:
  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传唱不衰,《岳阳楼记》也是写景状物抒发真情表达作者志向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名篇,学习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志向的。
  二、文体介绍: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一般指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物或某事有所感受,然后记下来的一种文体,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就象《岳阳楼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名篇,看一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又表达了怎样自己的志向的。
  三、初读课文
  1、 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谪(zhé)属(同“嘱”zhǔ)霪(yín)霏(fēi)樯(qiāng)
  楫(jí)冥(míng)谗(chán)偕(xié)
  2、思考:
  (1)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2)作者写了哪些景?请在文中标出。(3)你认为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3、简介作者和他的好友滕子京的状况及本文写作的背景: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年时代家境贫寒,在母亲教育下,发愤读书并怀有大志。公元1015年考取进土。后来曾经镇守西北边疆,抵抗西夏,使西夏不敢进犯。1043年任参知政事,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实行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贬到邓州任太守。《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作。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进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后被贬谪守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很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4、小结:
  由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文章的结构层次为: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叙述重修岳阳楼和作记的缘由。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岳阳楼的京观及迁客骚人的情怀。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板书叙事写景抒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