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科 语文 版 本 人教实验版 期 数 2311
年 级 初二 编稿老师 韦雪梅 审稿教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 重点、难点: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学习重点与难点:
1. 比较阅读:这两篇短文都谈及恐龙的灭绝,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
(二)学法指导:
课文研讨:
1. 整体把握
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个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它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奇”。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无处不在》,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文章开头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作者深入的思考:“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作者并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由此及彼步步追问:“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到第6、7段,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显然,一部分恐龙正是搭乘这班“航船”来到南极的。
第8、9、10、11段简明地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太长,它们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成了地质演变历史的见证。泛大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