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00字。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读讲练
  钟文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驮着 用背部承受很重的物体。
  天衣无缝 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钱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致密 细致精密。
  陨石(yǔn) 含石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追溯(sù)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劫难:灾难。
  膨胀:胀大。
  遗骸:留下的尸骨。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浑成自然,细致完美,无破绽漏洞可寻。
  致密:精密、紧密。
  2.作家作品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3.背景链接
  阿西莫夫在晚年仍耕不辍,写下了著作《新疆域》一书。本文即选自该书。作者在本书序言中称,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年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
  【第二部分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恐龙无处不在》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说明不同领
  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通过“被压扁的沙子”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表明不同
  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二、文章脉络
  《恐龙无处不在》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不同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互相启发的,点明主旨。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举例说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印证了主旨。
  第三部分(第15自然段):总结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突出了主旨。
  《被压扁的沙子》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科学家对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原因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撞击说”,一种是“火山说”。
  第二部分(5自然段至篇末):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是由于外星撞击,而不是火山活动。
  三、写作方法
  1.以人们熟悉的事物为例,使被说明的事物浅显易懂。如“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到是指哪些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人们非常熟悉。“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属同一个家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