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俞军义 江苏省涟水县郑梁梅高级中学

《巴尔扎克葬词》教学案
【知识目标】
1.了解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风格及他们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理解雨果对巴尔扎克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把握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深切悼念和无限敬仰之情。
3.正确理解雨果在文中所阐述的自己的人生观、生死观。
【能力目标】
1.学习积累“显赫、佼佼……”等10个词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从关键词或句子结构的角度,鉴赏既诗化又哲理化的语言,充分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思想感情,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通过对课文情理交融这一特点的赏析,培养学生鉴赏散文含蓄美的能力。
4.学习运用比较阅读法,广思博取,提高阅读能力。
【德育目标】
学习巴尔扎克和雨果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他们宽广的胸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味这篇葬词的哲理语言和思想感情(情和理的融合)。
2.涵泳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这篇葬词的独到之处。
2.研读课文第三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本文作者以激越的情感、高亢的语调、诗化的语言、哲理的信念颂扬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和不朽的价值,有悲伤、怅然,更有崇高和激动,适合朗读。通过朗读,创设浓浓的情感氛围,令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地理解文意,体味情感。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讨论法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师应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以免放任自流、浅尝辄止。
3.探究拓展法。扩大学习空间,调动学生探究未知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步提高散文鉴赏能力。
4.比较法
【教具准备】(媒体设计)
◆投影仪:1、罗丹博物院巴尔扎克塑像图片;2、比较阅读表格;3、巴尔扎克、雨果的介绍性文字、巴尔扎克塑像图片、巴尔扎克不同时期的活动图片;4、多媒体CAI课件
放音机:配乐导入语;课文配乐录音带。或:录音机 朗读磁带 实物投影仪 小黑板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
2.熟悉文章,把握主旨。
3.深入领会这篇文章所表达的强列的思想感情和深邃的哲理。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之1
多媒体显示罗丹博物院巴尔扎克塑像图片,教师配乐朗读:
他昂着头,披着睡袍,仿佛在展望美丽的晨曦;又似乎对他所揭露和鞭挞的人欲横流的资产阶级社会,表示一种藐视;要不然,就是他自信将留下传世的杰作——“非人工的纪念碑”,因而怀着“咱们俩来拼一拼”的情绪。他那像雄狮一样硕大的头、粗壮的脖子、鬣毛般的长发、略带棱角的头型以及健壮的身躯,显示了无限充沛的精力与宏伟的气势,他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他就是巴尔扎克。
1850年8月18日,是举世哀痛的日子,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在巴黎与世长辞。一颗文学巨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