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100字。
  《人民日报》美文选粹(四)
  板仓雨湿清明祭
  章庭杰 《 人民日报 》( 2009年4月4日   08 版)
  板仓清明,最是宜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冷了板仓的烟霭空濛,湿了板仓的绿竹青松。寒山浸碧,那是板仓凝重的一怀情义。嘉木滴翠,那是尽情横溢的一天清丽。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虞美人》)
  “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贺新郎》)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蝶恋花》)
  词中泪字,惊世情缘。这千秋佳句的抒情主人公和主人,是旷世伟人和他的亲密战友亲爱的夫人。板仓清明雨,是他们故乡家机夏布般密密麻麻织就的情,是他们湘水洞庭般缠缠绵绵漫卷的恋,更是他们山高水长两地情深永永远远的挂牵。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是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杨开慧《偶感》)这80年前牵肠挂肚,刻骨铭心的板仓诗思,仍然能丝丝缱绻,片片芊绵,招致满天雨丝风片。正可谓,“红霞万朵百重衣”,“斑竹一枝千滴泪”。(毛泽东《答友人》)
  于是,板仓的山峦更凝重了,板仓的竹树更绵密了,板仓的花草更油亮了,板仓松针上挑起的雨珠更圆润了,板仓的陵园也因之更肃穆了。民谚有“不图年,不图节,只求清明纸一页”的说法。清明,整个板仓,在那颗晶莹的泪珠上忽闪,感天动地,超越时空。
  ……
  寒食与清明(金台随感)
  李建永 《 人民日报 》( 2009年4月4日   08 版)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关于清明,《岁时百问》讲:“万物生长于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三统历》云:“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明•张岱《夜航船》亦讲:“清明万物齐于巽。巽,洁也,齐也。清明取洁齐之义。”时至清明,已入深春,莺飞草长,清波粼粼,桃红柳绿,风清景明。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说起清明,就不能不谈到寒食。据传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贤人介子推的。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等诸臣逃亡去国十九载,返国后封赏功臣,独介子推无封无赏。子推作《龙蛇歌》而讽之:“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入深渊,得其所安;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子推遂偕母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子推抱树焚死。时人为悼念子推,于其忌日禁火冷食。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到了唐代,寒食与清明两节由于日期相近,便逐渐融为一体,几乎成为“同一个节日”。据唐•杜佑《通典》载:“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至此,寒食被作为“用展孝思”的法定节日确定下来。俗话说:“清明到,儿尽孝。”唐•白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