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220字。
  踏水学校2009—2010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A卷 (共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当鱼塘寒浅留滞(zhì)着游的鱼,小溪渐渐喑(àn)哑歌不成调子。
  B.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边是亵渎(xièdú)职业之神圣。
  C.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kè)尽职守
  D.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的汲(j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B.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度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C.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脑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
  D.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一事情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 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D. 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 虽有千里之能 , 食不饱 , 力不足 , 才美不外见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曰 : “ 天下无马 !” 呜呼 !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4.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以千里称也           称 : 扬名   B.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 有时 
  C. 才美不外见             见 : 通“ 现 ” D. 策之不以其道           策 : 鞭子
  5.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 ,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而伯乐不常有             B.   虽有千里之能 
  {广起 ,夺而杀之              {以君之力 
  C.  策之不以其道              D.  骈死于槽枥之间 
  {成 , 将以攻宋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6.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 1 段先以 “ 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 ” 正面提出问题 , 然后笔锋一转 , 从    反面展开议论。 
  B. 第 2、3 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 “ 外见 ” 的原因 , 作者对无知的 “ 食马者 ”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 , 将人才比为千里马 , 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 在作者看来 , 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 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三、(10分)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分)
  译文:   
  (2)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