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浙江省玉环县玉城中学 曹临蓉

孔  孟
课文包含两大问题,第一,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有什么不同;第二,这些不同是怎样造成的。让学生找到课文中对应两大问题的部分,分别阅读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认知能力不很强的学生可以做到。
第一、课文先列举了孔、孟的三大不同:
孔子    孟子
1 姿态:          轻松   紧张
2 对人性的基本判断:  性恶来自先天  性善如水就下
3 对“礼”       非常重视   不甚重视
读《论语》《孟子》,观孔孟言行,他们的人品、个性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孔子的弟子颜回曾赞美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而孔子自己的描述尤其好。“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孔子生活的快乐、热情及其充实的内心世界。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东郭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颊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的独具的风趣,在他挖苦自己时自然流露出来。他们师生间偶尔的玩笑,其中点缀着几处隽永的警语,经常的沟通和切磋,使得他们关系融洽,亲如父子。
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及曾皙谈志向,轮到曾皙时,他说出一段诗情画意的话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下子把孔子感动得心旷神怡,喟然叹服。
一袭布衫,大袖飘飘,身体的宽舒与心灵的自由相得益彰,几个大人,又配上几个嬉闹无忧的顽童,这气氛活泼而不拘谨,游戏而不功利。这不正是孔子乐观、积极、热情、率性、纯真品性的形象写照吗?程朱理学禁绝人的七情六欲,而孔子竟是这么一个活泼泼的、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啊!
孟子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责任心非常强的人,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倡导自省精神,以身作则,言行中也处处体现出这种自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为人自信自傲,认为人人都可为圣贤,且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交锋,欲争必胜,揪住君王就讲道理,并且直言不讳,咄咄逼人,指责统治者“望之不似人君”,甚至当面批评当权者不实行仁政,“率兽而食人”,把政治搞得一团糟,主张“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言语坦率,嬉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
第二、重点讨论为什么对待“礼”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差异。
孔子
生活于春秋时代末期。
封建制度已不能维持,但没有完全败坏。
“礼”的约束不再适用,但诸侯征伐仍用道德的名义。
战争是贵族的竞技式战争,有离不开“礼”的公认原则。
孟子
生活于战国时代前中段。
政治形势,战国七雄已准备长期大厮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