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90字。
  寒风吹彻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作者抒发的人生感慨。
  2.积累字词
  [方法指导]
  1.反复诵读,筛选文中关键句,(筛选关键句可从内容入手,找出中心句;也可从思路、结构入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题目的内涵,进而把握作者精妙的构思。
  2.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重点关注多音字和形近字。
  [知识链接]
  1.文题背景
  《寒风吹彻》写于1996年。那一年作者独自在乌鲁木齐,几乎把好多个冬天的寒冷感受到了。作者虽然生活在寒冷冬季的新疆,但在寒风中,他想到了许多,感受许多,于是写成此文。
  2.节选《苦难对于我们的意味》(皋玉苇)
  第三次阅读刘亮程的散文,才发现《寒风吹彻》是《一个人的村庄》中写得最好的散文!谁都读得出来,作者的内心其实是有生命之至痛的。村庄的人们,无论少年还是壮年,无论是亲人还是乡邻以及许多贫寒的人,他们各自的人生都在风雪弥漫的冬天中孤悬着,有着各自的命运。而各自的命运又组成了村庄的命运、共同的命运,与寒风一起经历着生死流转的生存体验。他们对于苦难都有惊人的承受力,并且总是以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坚忍来证明生活的存在价值,再贫困荒凉的生存际遇也掩盖不了他们不屈的生命愿望。这种原始的生命强力、坚忍的生命个体无疑都具有相当的“文化标本”意义。不仅如此,刘亮程是在最平常、最粗粝的农村生活方式中,来舒展地表达自己深沉的生命体验的。这种体验是寒冷彻骨的,但也是温暖人髓的。他把生存的困境乃至亲人的生死命运,都漫浸在每一阵寒风里,每一场大雪中,每一个冬天里。他雪夜闭门,拥炉独坐,一任飘飞的大雪落满亲人和自己的人生。他用善意的手,疼爱而又哀伤地“从头到尾地抚摸”所有的命运;他把生命中的些许温暖精心储存,准备来日去温暖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可以这么说,刘亮程是极善意的作家,善是他情感和灵魂所处的状态。他以他那善而悲悯的眼光去看无奈的命运和苦难的人生。于是,读了《寒风吹彻》,我们哀而不怨,痛而无愤,却反而油然滋生出向死而生的顽强的坚忍。我们在不幸中培育了对不幸的充分同情,在不幸的命运中产生出对爱的渴求和理解。在艰辛的生存环境中,积聚出共同抵御凄风冷雨、在相互取暖中温存旅途的力量。于是,刘亮程的体验,成了我们对人类苦难的理解,作者的悲悯成为我们对人类生命的悲悯。个人成为全体,刘亮程成为我们。这种悲怆而博大的情怀,一如天穹中的月亮,古老、陈旧、永不没落。它巨大的投影会更大、更深远地浸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和灵魂中。
  [学习过程]
  一、基础过关
  (一)给加点字注音
  1.脊背  jǐ 2.蜷缩quán  3.须臾yú  4.丧命sàng  5.口讷nè  6.奇葩pā   
  7.佯装yáng 8.悄无声息qiǎo  9.挣脱zhèng  10.隽永jàan  11.拘泥nì  
  12.顺蔓摸瓜wàn  13.模样mú  14.寒暄xuān  15.作践zuò  16.撩起liāo  
  (二)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象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
  B.我的一小炉火,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C.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政清廉,自觉接受“八荣八耻”教育,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D.小将廖辉在奥运赛场上发挥出色,表现可圈可点。
  二、整体把握
  反复诵读,画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句,编写结构提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