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逼上梁山人物评析
北师大深圳南山附属实验学校 邓天琦整理
《水浒传》中有很多热门话题让人们评说,就这本小说的命运而言也是时起时伏,时褒时贬,时而说它是农民起义的史诗,时而说它是诲谣诲盗之作。《水浒传》在明、清时代被列为禁书,五四运动之后它被称为农民起义的史诗。在文学大革命后期又批《水浒传》、批宋江。一部小说的评价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截然相反的评价,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今天,我们在如此宽松的环境中来讨论《水浒传》是很难得的。应该说《水浒传》确实是中国古典小说中非常伟大的英雄传奇。过去对小说的类型划分是不那么明确的,历史演义类的小说一般比较尊重历史事实的记载。如《三国演义》,它的内容七分是历史事实,三分是作者虚构。而《水浒传》的内容在历史中有一点记载,而大部分是作者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虚构的。《水浒传》中的108将,从表面上看他们打家劫舍、杀人越货,都是一伙绿林强人,但基本问题是它发生在封建社会的北宋末年。评价108将的所作所为,必须放到那个时代背景去考察。我们认为这108将的行为,是农民大众反抗朝廷、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义举。
一、“逼上梁山”的双重意义。
1、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现实。封建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确实创造了灿烂的封建文化与封建文明。但在封建社会中有许多制度,朝廷统治政策是违反人性的,造成社会在一定时期非常黑暗、腐败。因此,人民起来对不合理的社会抗争、反抗,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应该予以歌颂。许多年来,历史学家对农民起义进行了研究,说明农民起义在反抗封建专制统治方面的进步作用,应予以赞扬,但它对社会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水浒传》所描写的时代是北宋末年,朝廷腐败无能,社会黑暗无度,人民起来抗争那是必然的。《水浒传》的人物与一般强盗、草寇不同,在最早的一篇序文中说,这些人物把不义之财抢了,却没害人;夺取不义之财,不加害善良之人,有侠客之风,无暴客之恶。《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是站得住脚的,因此它是一部歌颂英雄反抗封建统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