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在E—Learning中实现作文立体化教学
——谈作文网站的构建与运用
实验中学  王玉琴、刘晓婷
一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信息革命,正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阅读、思维的方式。在这种大背景下,广大的语文教师也面临着各种全新教学方式的挑战。E—Learning便是在这场变革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这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语文作文教学的整合,真正实现了作文的立体化教学,为长久困扰师生的作文教学开创了又一个美好“春天”。
一、 构建缘由:
一提起“作文”,这应是目前令学生、教师最头疼的问题。
从学生的角度讲,写作已成为他们学语文的一大障碍。每每提笔总是无事可叙、无理可讲、无情可抒,于是叙事平均着墨,不分主次;写人不具特色,千人一面;抒情平淡无味,生硬做作;议论缺乏新意,人云亦云。更令学生失望的是,每次辛苦写出的作文,得到的只是老师的几句大众化的批语,也不知欲往何从。而最可悲的便是只看到一个两位数的分数,其他一无所有。学生作文思想封闭,缺乏交流,这一切扼杀了学生的创作灵感,无望得高分,于是在失望中继续重复着这种痛苦,便形成了一种写作的恶性循环。
从教师的角度讲,每次批改作文便是一次意志与耐力的挑战。上百本作文摆在你的面前,需要页页翻阅,字字审核,长此以往,那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只有在众多冗繁的文章中偶遇文笔流畅,内容新颖的文章才能得到片刻的享受。而教师的评判方式也不过就是评分式、评级式和评语式。教师在批改中大多是越俎代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真正的“主角”——学生却充当了“听众”、“看客”的角色,对老师批改的内容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进行再次创作,在这种“冷处理”中,教师便也心灰意冷。
二、 构建目的:
基于学生和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困惑的问题,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了作文立体化教学的尝试,其根本目的就是寻求“解放”,学生在学中求得解放,教师在教中获得解放。
在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的前提下,我们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站,学生坐的授课形式,在网络互动的形式下,实现了真正的平等。教师将学生的病文、佳作全部呈现在每一个学生面前,他们可以打开思路,放开手脚,互批互改,在网上去撞击思维的火花,达到创作的共识。这种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既解放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形式和教学过程,又解放了作文的评价方式,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让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