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为傅尚军,单位:安徽省金诚中学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教学目的:
1、了解“想象活动”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2、能够运用本文的理论进行诗歌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读过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们觉得这样的评价有道理吗?当然,真的按他所说,那么诗的味道就全没有了。“千里”“四百八十寺”其实是对江南的春色产生的无限遐想,是想象之词呀。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鉴赏都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没有文学,没有文学家,甚至连真正的读者都没有,当然也没有了真正的鉴赏家了。不信我们就来读一读谢冕的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二、阅读课文
思考:1、诗歌鉴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请你用文中五个字来概括一下。
2、完成练习一、二、三。
三、研究课文
1、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对诗歌的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
思考:本文的思路怎样? (本文分两个部分阐述问题。先用例子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具体说明怎样进行再创造。)
思考:请你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下想象活动。 (泡,找,进,猜,补。)
思考:为什么诗人会提出这样的方法进行鉴赏?(诗歌的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的特点决定的,诗人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诗的特点是诗人通过想像创造诗的形象,抒发感情,这就决定了欣赏诗歌要通过想像再现诗的形象,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诗的特点是浓缩,故要“泡”;诗的特点是含蓄,故要“找”;诗的特点是抒情,故要“进”;诗的特点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精约,概括,所以不“猜”不行;诗的特点是语言不连贯,断断续续,跳跃性很大,不“补”当然不行。)
2、完成练习一(《枫桥夜泊》《虞美人》两个例子都说明这样一个观点: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了诗的客观世界中去。
举例,可以各人举各人的,这里提供示例: 人们每每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来自我勉励或勉励他人,心目中想到的已不是诗人所登的鹳雀楼,而且也不一定是登什么楼。他可能说的是成绩,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而并不满足,决心争取更好的成绩;他可能说的是学术或艺术上的造诣,水平已经很高但是并不满足,决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可能说的是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