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10个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
白鹤中学董娟
教学目标
1、掌握“修、善、闻、间、进”等重点实词的含义。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
3、学习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说明:对于文言文来说,文言实词的落实是个不可忽视的知识要点。本文篇幅较长,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文中出现的关键的实词应要求学生掌握其意义,以夯实基础。同时文章的内容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的,因此,可以不同形式的朗读作为突破口,在读的过程中,带领学生理解人物形象,进而理解文意。故事阐明的道理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关键。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明白懂得做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且提意见要讲究方式方,这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掌握重点实词,通过朗读品读人物形象。
2、 难点:懂得做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且提意见要讲究方式方法。
说明:文章虽长,但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内容却并不是难事。切文中出现了教多需要掌握的实词,所以,这是教学中需要强调的。同时,本文的故事是在对话中展开的,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在对话中得以体现,因此,通过朗读来品位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情感。进而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做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提意见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小故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 导入新课:
诸子言论,纵横捭阖,古人言语的智慧让人叹服,通过前面几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已了解了一二,今天让我们走进《战国策》,继续与他们言语的智慧对接,共同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议论纵横”,从单元特点入手,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进入到这篇课文,能体现学习流程的整体性。
二、 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
散读、选一学生读、齐读
2、 借助字典,解题:
请大家看课题,思考:课题是什么意思?
明确:讽:讽喻,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辞进行规劝;纳:接纳
完整的意思表达:邹忌通过讽喻的方法使齐王接纳了他的进谏
题目可以拆为: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3、 本文讲了怎样的故事?尝试着讲给你的同桌听。(学生选派一位代表发言)
明确:文章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学生有可能会出现讲的比较详细的情况)
说明:本文篇幅教长,因此课前的预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的此步环节只是为了检查预习的效果,也要求学生做到在“文从字顺”的情况下理解课题,并对文章的内容做一个整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