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新概念】<br>
这是一篇政论性的文章。其内容是总论天下的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教学需要,该课文的学习目标可确定为:1 学习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见解。2 掌握对比论证法在全文中的作用。3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4 着重识记并理解“蒙、因、、爱、余烈、弱”等词语的意思。5 理解“制、亡、利、国”4个多义词的不同含义。背诵课文最后三段。由于本文是教读课文,所以课时的安排可拟为三课时来完成。<br>
【资料显示屏】<br>
有关背景知识:本文的历史背景宜从两个方面着眼分析:一是战国末期与秦朝的社会历史概况,以明确贾谊说的“秦过”的深刻含义;一是西汉初期,亦即贾谊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概况,以明确作者撰此文章的现实针对性。<br>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进行改革。魏国有李悝的变法,楚国有吴起的变法,韩国有申不害的变法,而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使秦国富强起来。于是开始了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兼并战争。其中大规模的战争常常出动甲士数十万,如齐、魏的马陵之战,秦、赵的长平之战,而秦、楚两国各有“奋击百万”,秦击楚,动员兵力达六十多万人。这样“旷日持久数岁”的连年争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孟子·离娄》说:“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br>
秦始皇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攻邯郸,6年后灭赵;公元前227年,决河水灌大梁城,灭魏;公元前223年,派王翦率军60万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br>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施用严刑苛法,横征暴敛;收缴民间兵器,铸成12个铜人;北筑万里长城,广修驰道,南开灵渠;大动干戈,北抵匈奴,南击闽越;秦始皇的暴政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人民无法生活,不得不起来反抗,以求生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