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设计思想: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太过于强调教师的教 ,以至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活动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新课程与新课标的实施,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从以前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变到以学生的发展为重心上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白杨礼赞》虽然是一篇传统篇目,但从课程的安排、 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的安排上,不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尝试一下 。按惯例,一般都是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梳理文章,先讲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再引出白杨树的外形及内在气质的分析,再由树及人,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正直 、朴质 、紧密团结 、坚强不屈的革命气质。这样虽然条理清晰,但是却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硬把内容“灌”给学生,这样当然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要说深入学习领会了。其实要想让学生爱学也不难,白杨树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让他们说说身边的白杨,它们的外形如何?有何特点?看到白杨树挺直的身躯你有什么感想?这样,由白杨树外形入手,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目的
1理清本文的抒情线索,了解本文由景及树,由树及人的思路,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 细致品读白杨树自身的形神美以及白杨树象征的意蕴之美。
3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正直、 质朴、 紧密团结 、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2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品读白杨树自身的形象之美以及白杨树象征的意蕴之美。
学法及教法设想
1认真朗读课文,感知白杨树的环境美 形神美以及象征美,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赞美白杨树的深刻意义。
2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以讲读 、学生的讨论为主,启发式、讨论式、 学生自主式相结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具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录音机中传出阎维文演唱的《小白杨》,一分钟后,声音变小)
1 大家都听过阎维文演唱的这首《小白杨》吗?歌中赞美了与”我”一起守卫边防的白杨树 ,歌词中有这样几句:“一株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守望着北疆, 和我一起守边防.”词作者运用拟人的方法,赋与了白杨树以人的感情,人与树生死相依,共同守卫祖国边防.白杨树与我们并不陌生,你能说说你身边的白杨树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相继说出白杨树的一些特点.)
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你们都比较喜欢白杨树,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白杨礼赞》,也是在赞美白杨树,让我们来看看,作者茅盾先生再文中赞美了白杨树什么?请你用“作者赞美了------ 的白杨树”的句式说一句话 ,来作为你的答案好吗?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课文,然后讨论一下,准备说话。
2 范读课文.在学生回答后点拨归纳概括。
“平坦大地”指的是白杨的生长环境, “傲然挺立,力争上游’’既指出了白杨树的外形,又点出了它的内在气质, “象征抗日军民” 指出了它的象征意义. 可见作者在文中赞美了白杨的环境之美,形神之美,象征之美。 (板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