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4张。制作精美,有音乐有朗读录音,思路清晰。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学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感受苏轼豪放词风,学习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和努力进取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这首词写景、怀古、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苏轼在词中表现出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使学生在体味山川的壮美、人物的俊杰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掌握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
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这首词写景、怀古、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体会苏轼在词中表现出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
[教学用具] 多媒体、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知识储备:(学生自学)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新诗体因为词本来是配乐歌唱的所以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
“一个过程”——始于南朝,定型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
“两种风格”——婉约派、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三种类型”——小令,58字以内,只讲平仄,二声调;
中调,59-90字,多讲四声,四声调;
长调,91字以上,多讲四声,四声调。
“四个特点”——句子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有固定的词牌,字、拘束、音韵固定,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结构多为两片或两阙;押韵要么全押平韵,并一韵到底;要么全押仄韵,一韵到底,中途换韵的不多。
一、导入
[音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临江仙》
二、朗读课文,检查预习
公瑾( ) 纶巾( ) 强虏( )
华发( ) 酹 ( )
三、听录音,学生听读并初步体会词的意境
四、学生齐读,读出感情、读出风格,在朗读中逐渐走进苏轼(教师作诵读指导)
五、整体感知
怀古词常常是游览古迹触景生情引发对世事或自我的人生际遇的感慨。一般的格式为眼前之景——古代的事件或人物——引发感想。而从章法上来说,词的上片多侧重于写景叙事,
下片侧重抒情。
思考:本词的上片和下片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