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760字。2009~2010学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结业考试试题(卷)
  语  文(必修 1•人教版)
  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县区、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
  2.答卷时考生务必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
  3.本试卷共8页。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命题人:高  云    张一鹏    李建日)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6分)
  ⑴《沁园春•长沙》中,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千,不禁发问:
  “           ,                ,谁主沉浮?”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⑵《荆轲刺秦王》中,写荆轲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用慷慨悲歌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渐离等知己者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的句子:“          ,              。”
  ⑶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从治学的角度,主张“敏而好学,              ”的学习态度,提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规律,强调“                   ,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的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春秋左氏传》。
  B.巴金,现代小说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四十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火》《憩园》《寒夜》等,《随想录》是他晚年创作的思想漫笔。
  C.新诗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儿,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形式新,用白话写诗,创造了许多样式,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D.《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也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全书仅20篇,但内涵丰富,在治学、从政、修身养性乃至交友之道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见解。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⑴~⑷题。(每小题2分)                   (8分)
  ①        a           ,本色、天然。          b          ,不能把一个短篇小说拧干了水分,紧压在一个小小的篇幅里,变成一篇小小说。小小说不能写得很干、很紧、很局促。越是篇幅有限,越要(    )。           c              。小小说就像咫幅盆景,可以仿宏伟之自然。小小说就像宋人在扇子上画龙舟竟渡图一样,用笔虽极工细,但是一定要留出很大的空白,不能挤得满满的。因为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空白,是小小说的特点。        d          。因为注意“留白”,小小说的天地便很宽余了。所谓“留白”,直接了当地说,就是少写。应该在写的时候就控制住自己的笔,每琢磨一句都要想一想——这样才能做到句有余味,篇有余意。
  ②小幅的画尤其要讲究“(    )”,小小说也需要精当的语言。古人论诗时说,七言绝句就像二十八个贤人容不下一个粗人。写小小说也应如此。小小说最好不要有评书气、相声气,不要用一种半文不白的轻佻的语言。小小说当有幽默感,但又不是游戏文章。小小说不宜用奇僻险怪的句子,如宋人所说的“恶硬语”。小小说的语言要(   ),但有韵致。
  ⑴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分)
  ①咫(     )幅             ②轻佻(     )
  ⑵文中第一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①       改                 ②       改                                      
  ⑶下面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从容不迫  朴素平易  笔墨情趣   B. 朴素平易  笔墨情趣  从容不迫
  C. 从容不迫  笔墨情趣  朴素平易   D. 朴素平易  从容不迫  笔墨情趣
  ⑷下面语句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a小小说不是压缩饼干、脱水蔬菜      
  b可以说,小小说是空白的艺术  
  c小小说是一串鲜樱桃,一枝带露的白兰花
  d小小说自成一体,所以也叫“微型小说”  
  B. a小小说是一串鲜樱桃,一枝带露的白兰花  
  b小小说不是压缩饼干、脱水蔬菜  
  c小小说自成一体,所以也叫“微型小说”  
  d可以说,小小说是空白的艺术
  C. a小小说是一串鲜樱桃,一枝带露的白兰花  
  b小小说自成一体,所以也叫“微型小说”  
  c小小说不是压缩饼干、脱水蔬菜         
  d可以说,小小说是空白的艺术
  D. a小小说不是压缩饼干、脱水蔬菜        
  b小小说是一串鲜樱桃,一枝带露的白兰花  
  c可以说,小小说是空白的艺术    
  d小小说自成一体,所以也叫“微型小说”
  4.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3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舜日尧天。(句序、结构已被打乱)
  调整后的下联:                                                            。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5~6题。(5分)
  根
  牛汉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
  听不见枝头鸟鸣,
  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
  但是我坦然
  并不觉得委屈烦闷。
  开花的季节,
  我跟枝叶同样幸福
  沉甸甸的果实,
  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
  5.这首诗中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2分)
  6.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 “根”有什么象征意义?“根”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2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