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70字。《读伊索寓言》(第二课时)
  李秀梅
  教学构想:
  《读伊索寓言》是钱钟书先生一篇比较著名的文章,文章幽默诙谐,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但寓意较深,而且离我们现实较远,所以理解寓意就是难点。我用两课时来完成此课文。第一课时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明确钱钟书先生写作此文的目的。第二课时主要理解九则寓言(部分),通过寓言的解读,了解作者的思维,学习运用此种思维方式。   
  师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读伊索寓言》,作者认为小孩子应不应该读寓言?理由是什么?你可以借鉴原文,但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生答:不应该。现代人远比古代寓言所说的狡猾者更狡猾、更恶劣,现代社会不会像寓言中兽界那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读寓言会使小孩头脑简单,对付不了各种社会丑行,他希望人的头脑再复杂些,这样才会对社会有清醒的认识,才不会碰壁上当,才会有恰当的对策。今天,我们一起来研读,钱先生纠正了寓言中哪些浅薄的见解。
  (文中一共写了九则寓言,老师由学生兴趣的一则寓言入手,先作示范,让学生掌握分析寓言的方法。)
  师问:这九则寓言中你们最喜欢哪一则?
  生答:“乌鸦的故事”。
  请一位同学讲述此故事。
  师问:为什么鸟类大怒?
  生答:乌鸦作假成真。
  师问:不错,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但请想一下:乌鸦作“假”没成“真”前,有没有人揭露它?成真后才揭发它,这反映了一种什么心理?讽刺了哪一类人?
  生答:没有人。反映了人类对于作假没成功的人不去批判他的弄虚作假,而一旦此人作假成功就大加批判,一种忌妒别人成功的心理。讽刺了具有此种心理的人。
  师问:概括得既精炼又深刻,为什么乌鸦愤怒了?它的作法如何?
  生答:它被揭露了,恼羞成怒。它要把所有鸟类的毛都拔光,看有什么区别。(生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