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580字。康乐一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模样(mó) 疲惫(bèi) 濒临绝境(bīn) 并行不悖(bèi)
  B.麻痹(bì)  包庇(bì)   心潮澎湃(bài)  步履蹒跚(pán)
  C.贮藏(zhù) 鞭笞(chī)  瞠目结舌(chēng) 解甲归田(jiě)
  D.畸形(jī)   机械(jiè)  破绽百出(zhàn)  伺机报复(sì)
  2.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在送别朋友时,常常引用“                ”,以表达彼此感情之深厚及对朋友的劝慰。
  ②欣赏是一种处世哲学,在你得到赞赏的同时,千万别          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③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          ,即使时间长一点,也很少感到疲乏。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啬    轻车熟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啬    得心应手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惜    得心应手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惜    轻车熟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4.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机一样,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转型,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最深刻的文化转型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即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自在自发的经验型的文化模式被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这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的现代化或人自身的现代化。
  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我们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即使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也会或快或慢地变化,一些习惯、惯例、文艺形式、仪式等等甚至在总体文化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也会自己经历生灭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模式在总体上所经历的裂变与危机。再如,当一种文化中的个体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时,他也必须经历痛苦的文化模式转换问题;同样,当一个个体经历生命中的不同的生理时期,必须经过个体文化模式的阶段性转变,这些也同样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人的交往或交流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某一方或双方人的衣食住行、语言符号、审美情趣的一些具体改变。即使这样,也还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转型。
  应当看到,文化转型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